来源:腾讯科技讯-http://tech.qq.com
北京时间11月13日消息,美国知名科技博客网站VentureBeat创始人兼CEO马特?马歇尔(Matt Marshall)周三发表博客文章,对当前风险投资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风投模式已经不适应整体经济形势现状,出现了诸多问题。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近期以来,人们越是谈论硅谷的风险投资行业,就越会发现这个行业出现了太多的负面信息。如果从好的方面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在上一轮危机期间,也就是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后,整个风投行业之所以能侥幸逃脱大难,主要是因为还有“互联网泡沫”被抛出来当替罪羊,大量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公司辩称既然所有人都无法逃避泡沫破裂的影响,那么他们的失败也就情有可原。风险投资者们(主要来自于一些名牌大学的Endowment投资)对这一解释深有同感,因而也就能继续向风投公司投入更多资金以进行再投资。由于大部分的风投基金都持续十年之久,因而也就确保了风投公司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存活。
但是,随着时势发展,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风投讯息共享网站The Funded的创建人阿迪奥?莱西(Adeo Ressi)最近在哈佛商学院对金融和企业界人士发表演讲时,演示了一套幻灯片,对近年来经济、技术以及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联系性分析,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找出当前风投行业存在的不当之处。这其中当然有其真知灼见,但同样也有不当之处。
莱西在演讲中传达的信息就是风投行业已从根本上出现了毛病。有意思的是,或者莱西的演讲对象(哈佛商学院)或许正是导致出现这种毛病的部分原因之所在。因为莱西认为,现行风投模式的缺陷之一就是风投商过于依赖自己的朋友关系网。从这个方面来产,在所有的关系网中,哈佛商学院出身的精英们显然是最为紧密的一种。当然,莱西的这一观点难以被大家接受,而我本人实际上对此也不认同。现实情况是,现在风投行业内部正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风险投资者们在寻找投资对象方面并不是那么依靠所谓的“关系网”,而是在最大限度地寻找任何类型的优秀企业。同时,我还认为,谷歌的创始人也不是莱西所说的“外人”,因为他们出自于斯坦福大学,而该大学也一直是造就硅谷神话的人才源流之一。
不过,有一点我与莱西的观点一致,那就是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的确恶劣。最令人震惊的是投资者们向风投公司注入的资金要远远高于这些风投公司对创业公司投资所产生的回报。换言之,也就是风投公司正在对整体经济起着完全负面的影响。这种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称在经济疲软时期暂时存在还情有可原,但令人担忧的是从现状来看,这一情况很可能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持续存在。
这种情况具体会持续多久还无法确定,但从现在来看,这显然与风投行业长期以来宣扬的盈利模式背道而驰。他们宣扬风投只会创造价值,能够促进股市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这一积极作用曾经的确存在,但现在却非如此。
造成目前这一恶劣形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上世纪90年代末之后,英特尔、思科、Genentech等硅谷企业早期取得的成功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全球众多的投资者开始将风投模式视为教科书式的投资盈利方式,纷纷加入对高科技术创业型企业的投资,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结果,过多的资金涌入违背了新兴行业的发展规律,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比如,发展形势良好的公司估值被过分抬高,结果却使风投资金难以进入,双方都开始吃亏。
2.聪明人起来越多。有名气的大企业开始更早地将创业公司纳入收购目标,比如,雅虎、微软、谷歌、思科等巨头往往还在一些创业公司发展初期就出手收购,直接断绝了这些公司成长为价值数十亿美元大公司的可能性。象2000年亚马逊回避以10亿美元收购谷歌的经典案例现在已经不太可能会重现。
3.贪婪。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优秀的风投资本家或机构总是在积极地筹集更多的投资基金,因为基金额越大,那么就会使他们越能轻易地获取数百万美元的薪水和其他福利(比如私人飞机)。但是要把这样巨额的投资基金都用于投资盈利,那么风投资本家或机构往往就难以将精力放在仍处于创业早期的公司上,因为这些小公司不能消化足够的资金。所以,风投家们的贪婪促使他们开始遍撒甘霖,向每一个公司都投入资金,这也是大量投资涌入私人股权的原因。结果,现在经济形势一紧张,就没有人能够清偿其投资了。
那么是不是风投模式的前景就只能如此黑暗了呢?在确定互联网泡沫会破裂的2000年中期,我曾与德丰杰(DFJ)合伙人提姆?德雷珀(Tim Draper)长谈过一次,当时他就劝我尽量在新闻报道中表现出积极态度,要多报道硅谷的好事,而不应只专注于坏消息。当然,我没有听从他的劝说。我在此后三年针对这一行业写的一些文章总是负面的多、抨击的多,所以也没交到什么朋友。
但是,我还是不会忘记德雷珀的乐观,而且最终他的乐观也被事实证明是有价值的,尽管在泡沫破裂初期听起来是那么荒谬。当时,风投机构Benchmark Capital的合伙人鲍勃?卡格勒(Bob Kagle)一度预言风投行业将出现剧烈动荡,可能会有一半的风投公司在未来几年内消失。但结果,他的预言并未成为现实。事实上,直到2005年前后,风投公司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而不是减少。而德丰杰也在此期间茁壮成长,通过对Skype和百度等公司的投资赚了大钱。不过,德雷珀也只说对了一半,他曾表示,风险投资行业会长期保持强势,甚至会出现继续增长。但是现在风投行业却已经回落到了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的水平,虽然到去年为止,这一行业的确还保持着强势和增长态势。
近期有新闻说德丰杰正在进行8亿美元的筹资,于是我就于昨天再次联系了德雷珀。这一次我们谈话的时机正如上次一样,也是经济和整体投资环境出现严重恶化之时。在这种环境下,为什么德丰杰会认为可以成功筹得大量资金呢?
德雷珀没有对此做出直接回答,但他表示:“现在开始散播一些风投的良好意向应该是一个好主意。华盛顿方面会乐于听到风投能创造就业和财富之类的话。总之,风投应该可能是能将美国拉出当前经济泥潭的模式。你们也可能要继续猛烈抨击反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了。在过去5年里,可能正是苛刻的监管措施导致了大量企业利润的流失。”
十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曾刺激美国政府出台了一套新的监管规定--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迫使创业公司对财报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同时也导致了更苛刻的审计要求。风投家们对此极为不满,直至2005至2007年IPO市场开放。现在我们面临的形势可能更为严峻,因为这次风投公司不可能象上次那样幸运地被老天垂怜。不要学德雷珀,他的积极乐观是他的天性,而德丰杰一直以来就是公认的硅谷最激进的风投公司,比起其它同行,德丰杰总是会投入更多的资金以获取一些创业公司的股份。
这一次,看起来有很多风投公司会崩溃。实际上从1998年到2006年期间,风险投资的表现远及不上其它资产类型。之所以会存在外界的一些误解,是因为部分公司极度卓越的表现将整体平均水平拉高了,比如红杉资本、KPCB、Benchmark、Accel等的投资回报率就相当惊人。但如果你是投资于一般水平的风投公司,那就自认倒霉吧。
是的,风投模式已经完全失败。当年卡格勒关于一半风投公司将破产的预言在这一次似乎更有可能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