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微软成功收购雅虎,又会怎样?
届时,微软将面临整合雅虎文化的挑战。整合企业文化,一直是企业收购活动中的重头戏。在微软收购雅虎活动中,双方会发生企业文化的冲突,双方会在技术方面的基本观念发生冲突。
与微软相比,雅虎更为年轻一些,但其也不再是一个新创企业。雅虎拥有1.4万名员工,而且还拥有巨大的音乐厅和运动场。雅虎和微软加起来,在全球各地共有员工约8.4万多人。双方的文化冲突不会发生在员工的吃、穿或是玩等方面,也不会发生在双方的管理体制方面。双方实现顺利整合也不是简单地是软件或是硬件之间的交换,尽管这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双方的文化冲突存在于深层次的观念方面。
SideStep公司的CEO Rob Solomon称,在技术方面,微软和雅虎完全不对等。微软必须寻找办法整合两种完全不能兼容的软件系统,因为双方都使用这种系统来运行海量的数据中心。此前,双方都在下大力气加强数据中心建设,旨在追赶谷歌。微软的数据中心采用版权软件系统,与开源软件和雅虎所采用的应用软件不兼容。
在历史上,巨头之间的合并也曾遇到过此类问题。比如,斯普林特和Nextel,在合并三年后仍在寻求整合的最佳方案。有投资者和技术专家认为,鉴于整合存在的风险,微软可能会保持雅虎服务的独立性,或是出售部分重叠的业务。 O''Reilly Media组织的技术专家Brady Forrest称:“雅虎太庞大了,很难进行转型。”这名专家曾在一个叫MongoMusic.com的小型音乐网站任职,2000年微软收购了这一网站。他指出,“当时软件工程技术人员花了半年的时间重新编写MongoMusic.com网站的技术架构,旨在实现与微软系统的兼容。这个过程太痛苦了。”
鉴于雅虎规模的庞大,微软可能会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允许雅虎继续运营自己的架构。比如,双方拥有巨大的电邮服务客户群,整合在一起约为5亿个帐号。如果破坏原有的电邮服务或是强迫用户改变电邮服务,会导致用户转投其它电邮服务商。微软称,如果不能找到整合方法,节约成本费用也会减少10亿美元。早在1997年,微软收购电邮服务商Hotmail后,就出现过整合的困境。因此,业界对微软消化雅虎业务也持怀疑态度。当时,Hotmail服务运行在开源FreeBSD和Sun Solaris系统中,微软试图把这种服务转移到Windows NT系统中,但没有取得成功。
后来,微软把其电邮系统转移到了更为先进的Windows Server系统中,但开源人士发现,为了保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微软仍在使用FreeBSD的部分功能。微软意识到,Hotmail系统的转移花了三年半的时间,而有些分析师称,花的时间比这更长。微软采用版权系统建立网络服务,诸如。Net程序系统,而雅虎则以开源文化而著称。
雅虎主要采用FreeBSD系统,这一系统以稳定性和强大的安全功能而著名。雅虎还使用Java程序语言以及PHP语言,目前,PHP语言已大量使用,用于维护动态网页。实际上,开发PHP语言的专家Rasmus Lerdorf,曾是雅虎公司的架构设计师。
雅虎主要依赖平行设计工具,为一台电脑编写程序,并拓展到数百台电脑中。这使雅虎可以扩大搜索引擎的运算规模。雅虎采用开源系统Hadoop,而微软则使用另一个系统Dryad.微软和雅虎在开源软件方面具有完全相反的观点。微软也使用一些开源代码,但微软一般不会向开源社区贡献技术代码。相反,雅虎是开源的积极贡献者,建立了内部运算平台,也完全向开源软件开放。
微软和雅虎之间存在的另一个潜在的冲突是双方对于业界标准的看法各异。雅虎一般不参与业界标准的制定,而只建立自己的标准。而微软是业界标准的积极参与者,尽管有人指责微软试图凭借竞争优势控制业界标准。
尽管双方存在这些差别,但双方在软件开发方面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一名不透露姓名的雅虎工程师称:“我试图考虑,双方在技术开发和行销方面有多大的不同。在最终的使用方面,我不认为双方存在巨大的差异。”他指出,在雅虎公司内部,员工可划分为三类不同的阵营。一个阵营,占雅虎员工的5-10%,不论什么情况,他们都不会为微软工作。第二个阵营,持观望态度。“我不会申请为微软工作,但我也不会反对为微软工作。”第三个阵营,他们相信微软会帮助雅虎接入强大的试验室,从长远看乐意为雅虎投资。
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人员称,他现在也持观望态度。Ellen Siminoff,曾是雅虎搜索引擎行销部门的主管。她相信,雅虎员工更乐意等待和拥抱收购。“如果我是微软,我会想办法让杨致远和费罗赞同收购。”她补充道:“当一个国家面临入侵时,人们不会欢迎入侵者,总会存在一些抵抗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