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成语大全
讳恶不悛的意思
讳恶不悛
huì è bù quān
讳恶不悛解释精修版
- 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 隐瞒罪恶而不知悔改。《后汉书.卷四三.朱晖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 修订本参考资料:隐瞒罪恶而不知悔改。后汉书˙卷四十三˙朱晖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 01.《后汉书.卷四三.朱乐何列传.朱晖》:「昔秦政烦苛,百姓土崩,陈胜奋臂一呼,天下鼎沸,而面谀之臣,犹言安耳。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 释义义参「怙恶不悛」。见「怙恶不悛」条。典源此处所列为「怙恶不悛」之典源,提供参考。《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1>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2>,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3>,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4>将能乎?」〔注解〕(1)成:和解、媾和。(2)难:音ㄋㄢˋ,灾祸。(3)悛:音ㄑㄩㄢ,悔改。(4)其:同「岂」,难道。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怙恶不悛」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怙恶不悛」原作「长恶不悛」。据《左传.隐公六年》载,春秋时,结邻的陈、郑二国时常发生争端而彼此交恶。后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但陈桓公却认为宋、菱攦国才是难以对付的敌手,郑国算不了什麽,就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结果在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对于这样失败的结果,当时的人便加以评论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陈桓公因为不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取祸害。后来「怙恶不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人作恶多端,不肯悔改。书证
讳恶不悛基本解释
悛:改过,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拆字解释
- 讳:
◎讳 諱 huì 〈动〉 (1)(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2)同本义 [avoid as;taboo,tabu] 讳,誋也。——《说文》 讳,避也。——《广雅...
- 恶:
◎恶 惡 è 〈名〉 (1)(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同本义 [fault]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
- 不:
◎不 bù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
- 悛:
◎悛 quān 〈动〉 (1)(形声。本义:停止) (2)同本义 [stop] 悛,止也。——《说文》 长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 康犹不悛。——《左传·成公十三年》 其有悛乎?——《国语》 (...
成语出处:《左传 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后汉书 朱穆传》:“讳恶不悛,卒至亡灭。”
成语繁体:諱惡不悛
成语简拼:HEBQ
成语注音:ㄏㄨㄟˋ ㄨˋ ㄅㄨˋ ㄑㄨㄢ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4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肯悔改。
成语结构:联合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死不悔改
成语例子:对那些讳恶不悛的战犯一定要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