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红联
红联成语大全
输入成语或其简拼即可,例如 一诺千金ynqj

怙恶不悛的意思

怙恶不悛

hù è bù quān

怙恶不悛解释精修版

  • 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
  • 有过恶却不肯悔改。《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东欧女豪杰.第二回》:「野蛮政府,怙恶不悛,偏要和我们为难。」也作「怙恶不改」。
  • 修订本参考资料:有过恶却不肯悔改。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东欧女豪杰˙第二回:野蛮政府,怙恶不悛,偏要和我们为难。亦作怙恶不改。
  • 05.《东欧女豪杰.第二回》:「野蛮政府,怙恶不悛,偏要和我们为难,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
  • 04.《荡寇志.第四九回》:「本县初临此地,不忍不教而诛,尔可传谕宋江,即日前来投到。那时本县或可转乞上宪,代达天听,从宽议罪。若再怙恶不悛,哈哈,卢俊义,卢俊义,恐你悔之不及了!」
  • 03.《元史.卷一九二.良吏列传二.周自强列传》:「若能悔悟首实,则原其罪;若迷谬怙恶不悛,然后绳之以法不少贷。」
  • 02.《金史.卷一○九.许古列传》:「彼若有知,复寻旧好,则又何求。其或怙恶不悛,举众讨之,顾亦未晚也。」
  • 01.《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列传》:「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绥远人之意也。」
  • 释义怙,凭恃。悛,悔改。「怙恶不悛」指人作恶多端,不肯悔改。语本《左传.隐公六年》。典源《左传.隐公六年》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往岁,郑伯请成1>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2>,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3>,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4>将能乎?」(1)成:和解、媾和。(2)难:音ㄋㄢˋ,灾祸。(3)悛:音ㄑㄩㄢ,悔改。(4)其:同「岂」,难道。典故说明「怙恶不悛」原作「长恶不悛」。据《左传.隐公六年》载,春秋时,结邻的陈、郑二国时常发生争端而彼此交恶。后来郑国曾提出请求,希望能够与陈国和平共处。当时,陈桓公弟五父认为广结善缘是国家的重要施政方针,因此建议接受讲和。但陈桓公却认为宋、菱攦国才是难以对付的敌手,郑国算不了什麽,就拒绝接受郑国的讲和。结果在陈桓公六年五月时,郑国入侵陈国,陈国大败,被掳去许多财物及俘虏。对于这样失败的结果,当时的人便加以评论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陈桓公因为不广结善缘,让恶因滋长蔓生而不知悔改,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取祸害。后来「怙恶不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人作恶多端,不肯悔改。书证

怙恶不悛基本解释

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

拆字解释

  • :

    ◎怙 hù 〈动〉 (1)(形声。从心,古声。本义:依仗,凭借) (2)同本义 [rely on] 怙,恃也。——《说文》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小雅·蓼莪》 怙其俊才。——《左传·宣公十五年...

  • :

    ◎恶 惡 è 〈名〉 (1)(形声。从心,亚声。本义:过失) (2)同本义 [fault] 恶,过也。——《说文》 恶上安西。——《颜氏家训》 吾以志前恶。——《左传·定公五年》 君子之遏恶扬善。——...

  • :

    ◎不 bù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

  • :

    ◎悛 quān 〈动〉 (1)(形声。本义:停止) (2)同本义 [stop] 悛,止也。——《说文》 长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 康犹不悛。——《左传·成公十三年》 其有悛乎?——《国语》 (...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成语繁体:怙惡不悛

成语简拼:HEBQ

成语注音:ㄏㄨˋ ㄝˋ ㄅㄨˋ ㄑㄨㄢ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4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罪大恶极

成语例子:对这个怙恶不悛的惯犯,必须严加惩处。

推荐
如果觉得 成语大全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