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开始,然而绝非一个结束。这几天的煎熬,结果是slackware+xfce运行起来了。
我第一个使用的linux版本是ubuntu7.0.4,如果不是carnical公司仁慈地邮寄给我一张live光盘,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和linux打交道了,至少不会这么早。其实我与linux的缘份应该上溯到在校期间,那时候街面上仅有redhat的光盘在卖,隔壁的兄弟还邮购了中文小企鹅linux安装,那时候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这个系统,相对于windows的美观大方,这个鄙陋的界面显得颇为寒酸,而且中文支持很差,安装也要到命令行下输入,我以为我记不住那么长的命令。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是被微软惯坏了,就像一个巫婆用糖果引诱着我走进她的糖果屋,舍弃了我粗鄙却温暖的家园。这一切在我使用了ubuntu之后才有所改观。
ubuntu是一个类似windows界面的linux系统,基于debian建筑起来的。它吸取了诸多发行版的优点,同时大力在商业方面进行鼓吹,这样一个才露头不久的系统就很快成为风靡全球的宝贝,我想这里和诸多大公司的参与支持是有关系的。安装完了它之后,我发现我的机器无法打开那些时髦的效果,同时运行gnome桌面都变成了一种奢侈,于是我转到xfce下,之后又转入fluxbox下,我在追求刚刚好的效果,只要我需求的结果刚刚可以达到,那就足够了。华美的界面、炫目的效果只是裙摆边的金丝,没有它们裙子也是一条裙子。
这时候我才发现使用linux的是两种人,一种是机器特别好的,一种是机器特别差的,有的系统居然可以运行在30-40M内存的机器上,这是比我98年使用的机器都差的配置,windows跑不起来的机器,我可以配置一个内存消耗极小的系统来用,可以做一个防火墙或服务器,一大堆陈旧的286、386可以拿来组建一个集群,这些平时被人们遗忘的老家伙通过linux系统的牵线搭桥居然可以重新焕发青春活力,这是linux系统才能造就的奇迹。
说回slackware,在校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系统了,但是一直不知道怎么安装它,那时候除了redhat外还接触过sco unix,安装非常困难,需要一大摞的软盘,课程实验课上还安装过netware,那时候学校的计算机中心使用的都是netware来管理系统的,现在netware也没落了。前几天在distrowatch上看到slackware发布版本12了,可以找到iso下载,需要下载两张光盘,总共要1G多。因为我曾经从硬盘安装过ubuntu,所以心里有数多了,把第一张光盘的vmlinz和initgz解压出来,然后在grub的菜单中添加一项引用来引导slackware的内核,然后把光盘镜像mount到一个目录下,然后运行setup就可以了。不过记住之前要先准备好分区空间,也可以引导进来之后用它自带的fdisk和cfdisk来分区,之后安装过程中要挂载分区的。如果你懂英文或接触过linux系统的话,整个安装过程比较简单,网上有很多参考资料,其中难点在lilo安装的选择,像我有grub了就可以选择不安装lilo。安装完后,我挂载ubuntu分区,把它的grub菜单修改一下,又添加了一条来引导新安装的slackware,之后保存重启,选择slackware启动,用root账户登录。
登录后我进入了一个纯文本的环境。要安装X环境要下载第二张光盘,或者去mirror站点下载X目录下的所有安装文件,然后用pkgtool来安装。
我先用pppoe-setup来配置ADSL账户,它不像ubuntu下那样自动运行宽带连接,你需要自己修改rc文件来指定(可以在rc.local里添加)。配置完了我用pppoe-start来启动宽带连接,等了一会显示connected! 你就可以用links或lynx来访问网络了,或者用irssi来访问irc服务器。我在字符界面下出错的时候都是通过links到google上搜索解决方案的。
我碰到的最大问题就在于配置Xorg,用xorgconfig来生成一个xorg.conf,然后参考ubuntu下的文件来修改一下,总是碰到一个can not open default font 'fixed',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解决方案,之后发现原来没有创建字体缓存,具体的就是在各个字体目录下运行mkfontdir 和mkfontscale,然后运行fc-cache -fv。这个错误浪费了我好几个小时,但是发现失误的地方却是在一个很小的地方,不知道它值不值?
后来安装xfce可以进来了,之后下载fluxbox编译安装,却在运行的时候遇到了misc font reference2(大概是这么个错误信息)的错误,这个错误有的时候无关紧要,有的时候却让我无法运行X服务器,还没有找到原委。我想我需要多接触一下slackware才可能找到根本的原因。
几十分钟就可以安装上ubuntu,但slackware却费了我几天的时间,至今还有一些中文显示错误的问题没有解决完。用完debian系统后再使用这种古老系统最大的感受就在于它的安装方式,它固执地不引入包依赖机制,这在安装某些软件的时候造成了很大问题,但也避免陷入依赖陷阱。你可以使用swaret来方便地安装新软件,但这些软件很有限,我更愿意去linuxpackages上下载tgz包来安装。
slackware的资源很少,但是可以到distrowatch.com/slackware上找到现有的大部分资源。
使用slackware最大的需求就是熟练地使用英文和熟练地使用搜索引擎,很多的问题虽然类似,但是造成的原因却大相径庭,故而需要自己多多揣摩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