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系统性能管理
1)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系统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是指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请求,即系统响应时间短。
具体地说,响应时间是指发出请求的时刻到用户的请求的相应结果返回用户的时间间隔。
2)吞吐量(Throughput)
从系统管理员角度来看,系统的吞吐量成为系统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的指标。
具体地说,吞吐量是在给定时间段内系统完成的交易数量。即系统的吞吐量越大,说明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用户或系统请求越多, 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 资源与瓶颈
1)系统资源(System Resource)
CPU
内存
磁盘
输入输出,尤其是网络和串行通信
查看系统信息
cat /proc/cpuinfo - CPU (i.e. vendor, Mhz, flags like mmx)
cat /proc/interrupts - 中断
cat /proc/ioports - 设备IO端口
cat /proc/meminfo - 内存信息(i.e. mem used, free, swap size)
cat /proc/partitions - 所有设备的所有分区
cat /proc/pci - PCI设备的信息
cat /proc/swaps - 所有Swap分区的信息
cat /proc/version - Linux的版本号 相当于 uname -r
uname -a - 看系统内核等信息
2)瓶颈(Bottleneck)
在计算机的众多资源中,由于系统配置的原因,某种资源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是很自然的事情。
当所有用户或系统请求对某种资源的需求超过它的可用数量范围时,我们称这种资源成为瓶颈。
当系统出现瓶颈时,消除瓶颈是方法通常有两种:
增加成为瓶颈的资源的数量;
减少请求的数量;
一些优化的措施
1开启硬盘 DMA 支持。
系统安装完毕後,硬盘的 DMA 是没有打开的,我的方法是在
/etc/rc.d/rc.local 最後面加上一行 /sbin/hdparm -d1 -c3 -m16 /dev/hda 这样每次开机後,硬盘的 DMA 就会开启,不必每次手动设定。
添加前后你可以用hdparm -Tt /dev/hda 来测试一下。
2运行ntsysv来关掉一些没有必要的服务,下面也提供一些常见服务的具体解释:
amd管理mixer设备的
amidxtape
anacron(命令调度)
apmd(高级电源管理)
arpwatch(看ARP的)
atd (功能cron类似)
autofs(自动加载文件系统)
daytime-udp(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之同级别的是TCP)
dhcpd(动态主机服务)
echo(服务器回显客户数据服务)
echo-udp(UDP版本的echo)
finger(finger服务)
gated (网关服务)
gpm(控制台下的鼠标)
ipchains(防火墙)
linuxconf-web(打开linuxconf的web配置端口)
netfs(网络文件系统)
*network(提供网络支持)
pcmica(提供对pc卡的支持,一般笔记本用)
sendmail(大名鼎鼎的邮件服务器)
keytable(键盘影射,好象没有用)
KZUZU----启动系统时检测PC硬件
#我只留下了apmd gpm syslog network iptable 5个
3减少虚拟终端机的数量。
系统默认是6个,也就是 CTRL+ALT F1~F6 那六个,我关掉其中四个,只留下 CTRL+ALT F1~F2,大约省下 4 Mbytes 的记忆体,但是这样一来,X-Window 会从原来的 CTRL+ALT F7 变成 CTRL+ALT F3 。
修改 /etc/inittab 中,将 mingetty 3 ~6 全部加上 # 字号
ert 于 2006-07-19 09:44:45发表:
路过
雪狼 于 2006-04-26 23:28:27发表:
itqpqp 于 2006-03-23 15:18:38发表:
顶~~~
shale 于 2006-01-26 10:18:08发表:
学习了
15688 于 2005-10-29 01:17:06发表:
学习了
kayy99 于 2005-09-26 13:20:44发表:
路过,学习
artiomgy 于 2005-09-13 00:19:30发表:
支持
root 于 2005-09-05 00:29:59发表: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