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余躅的意思
余躅
词语余躅
拼音yú zhú
余躅基本意思
余躅意思精修版
- 留下的足迹。比喻先人制订的法规。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践 仲寧 之餘躅,奸邪歛手;签 孝仁 之远踪,羣胡革面。”
拆词解释
余:◎余 余 yú 〈动〉 (1)(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2)饱足。足食得饱 [have eaten one’s fill;be full] 余,饶也。——《说文》 (3)剩下;剩余 [rem...
躅:◎躅 zhuó 〈名〉 (1)足迹 [footprint] 躅,钲躅也。从足,蜀声。——《说文》。按,迹也。 尘游躅于蕙路。——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 (2)又如:躅路(道路) (3)功绩 [ac...
余躅相关词语
- 余日章
湖北蒲圻人。190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书院。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学。1911年任武昌文华大学附中校长。辛亥革命爆发后,组织红十字会,自任...
- 余噍
残留性命的人。指劫后的遗民。《南齐书·王融传》:“将使旧邑遗逸,未知所寘;衰 胡 餘噍,或能自推。”《梁书·元帝纪》:“贼臣 侯景 , 匈奴...
- 余甿
犹遗民。甿,同“ 氓 ”。民众。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南州旧俗,淫其白兽之祠;西棘餘甿,背我黄龙之约。”
- 余妍
1. 体态无限娇美。 南朝 齐 刘绘 《咏博山香炉诗》:“復有 汉 游女,拾羽弄餘妍。”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解罗衣之际,态有餘妍。”...
- 余躅
留下的足迹。比喻先人制订的法规。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践 仲寧 之餘躅,奸邪歛手;签 孝仁 之远踪,羣胡革面。”
- 仪躅
轨迹,法度。 唐 李白 《明堂赋》:“前疑后丞,正仪躅以出入;九夷五狄,顺方面而来奔。”
- 风躅
谓风范和德行。 唐 白居易 《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人虽殁,风躅具存。勒名泉户,作范闺门。”
- 前躅
前人的遗范。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钦 仲舒 之睟容,遵缝掖於前躅。” 唐 刘禹锡 《登司马错故城》诗:“登临值萧辰,周览壮前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