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南诏的意思
南诏
词语南诏
拼音nán zhào
南诏基本意思
南诏意思精修版
- 古国名。建于盛 唐 时,是以 乌蛮 为主体,包括 白蛮 等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受 唐 册封,历十三王, 唐 末为贵族 郑买嗣 所灭。盛时辖有今 云南 全部、 四川 南部、 贵州 西部等地。《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蒙舍詔 在诸部南,故称 南詔 。” 唐 白居易 《红藤杖》诗:“ 南詔 红藤杖, 西江 白首人。” 清 赵翼 《龙尾关》诗:“缅维 天宝 年, 南詔 早自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南诏 是以 乌蛮 蒙 姓为国王, 白蛮 大姓为辅佐,集合境内各族(包括汉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
- 5 参考资料 背景云南地区居住的部落,素来称为蛮族。在滇池和洱海附近,土地肥沃,农业和畜牧业都有所发展,但偏远地方则十分落后,人们还过者原始的采集生活。洱海周围居住的白蛮,大概就是今日白族的祖先,居住北方山谷中的乌蛮,可能就是今日彝族的祖先。环绕洱海共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公元738年,南方的南诏在唐朝支持下征服五诏,建立南诏国。 南诏、唐朝与吐蕃唐朝支持南诏统一,是为了抵制吐蕃,却不愿看到南诏不断地向外扩展,双方立场并不一致。安史乱前唐朝朝政腐败,地方大员贪暴,徵求无度,南诏起兵攻破唐边州,杀了太守。唐几次派军进攻南诏,均为南诏击败,死伤惨重。安史乱起,南诏更称机占有唐朝大片土地,同时也把ㄧ些蛮族部落收入版图,进行统治,施以教化,有助于这个地区的开发。南诏是一个小国,既与唐朝为敌,就须依附吐蕃。吐蕃在南诏徵收重税,还要南诏出兵助战,南诏不堪其扰,有意再归附唐朝。公元八世纪末,南诏与唐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各守疆界,不相侵犯,保持友好。会盟后,南诏进攻吐蕃获胜,过了几年又与唐联手击败吐蕃,取得空前胜利。唐朝后期,吐蕃衰弱,南诏与唐朝时起冲突,南诏几次攻进四川,成为唐朝的严重边患。宋带史家认为,唐为了应付南诏,徵兵远戍,导致末年大乱,是唐朝重要的灭亡原因。 南诏灭亡南诏不断对外用兵,造成内部分裂,武将逐渐掌握政权。公元十世纪初,权臣篡位,南诏亡,但常起变乱,三十多年后,段氏成立大理国,形势方告稳定。 关键字中文关键字: 南诏英文关键字: ljang yul 参考资料张元、李孝悌/着。简明中国历史。页128-129。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国名。唐时有六诏,其中蒙舍诏在最南,称为「南诏」。唐玄宗时,南诏王皮逻阁统一六诏,据有云南之地,迁都太和城。历传十三王,其中有十王曾受唐册封。五代后晋时为段氏所据,称大理国。后为蒙古所灭。 南诏目录
拆词解释
南:◎南 nán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方位名。和“北”相对 [south]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
诏:◎诏 詔 zhào 〈动〉 (1)(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召,召亦声。“言”是言论,“召”是召唤。本义:告知,告诉) (2)同本义 [tell;let know;inform]。先秦没有此字,秦汉才出现,...
使用场景
- 南诏风情岛传说
- 南诏风情岛船票
- 跑男南诏风情岛
- 南诏国皇帝列表
- 南诏风情岛官网
- 剑三南诏皇宫25
- 单刷南诏皇宫攻略
- 95单刷南诏皇宫
- 仙剑1南诏地图
- 南诏皇宫怎么进
- 怎么去南诏风情岛
- 唐朝的南诏政权
- 奔跑吧兄弟南诏岛
- 普通南诏皇宫攻略
- 南诏皇宫踩机关
- 南诏风情岛去双廊
- 南诏是现在的哪里
- 10南诏皇宫单刷
- 南诏皇宫李倓镜子
- 南诏与大理国文化
南诏同音词
南诏相关词语
- 南都
1. 地名。 东汉 光武帝 的故乡在 南阳郡 ,郡治 宛 在京都 洛阳 之南,因称 宛 为 南都 。在今 河南省 南阳市 。 汉 张衡 有《...
- 南朝
◎ 南朝420—589 Náncháo[Southern Dynasties] 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南朝四百八十寺。—— 唐· 杜牧...
- 南极老
见“ 南极老人 ”。
- 南京大学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南京。创建于1902年,初名三江师范学堂,后校名屡经变更,1928年改称中央大学,1949年改现名。设有医学院、国际...
- 画诏
已画可的诏书。 唐 李德裕 《怀京国》诗:“遥思禁苑青春夜,坐待宫人画詔迴。”
- 六诏
唐 代位于今 云南 及 四川 西南的 乌蛮 六个部落的总称,即 蒙隽诏 、 越析诏 、 浪穹诏 、 邆睒诏 、 施浪诏 、 蒙舍诏 。“诏”...
- 墨诏
皇帝亲笔书写的诏旨。《宋书·谢庄传》:“于时 世祖 出行,夜还,敕开门, 庄 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詔乃开。” 唐 元稹 《上阳白...
- 内诏
不经过外朝,直接由宫中发出的皇帝的诏命。 唐 张籍 《寄白二十二舍人》诗:“早知内詔过先辈,蹭蹬 江 南百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