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赧怍的意思
赧怍
词语赧怍
拼音nǎn zuò
赧怍基本意思
赧怍意思精修版
- 羞愧。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苟躬歷其境,见其昏暮乞怜之态,与其趦趄囁嚅之形,恐非徒怵惕而有不慊於心,更必且赧怍而不忍挂诸齿。”
拆词解释
赧:◎赧 nǎn 〈形〉 (1)(形声。从赤,(fú)声。脸红,故从赤。本义:因惭愧而脸红) (2)同本义 [blushing] 大赧而归,填恨低首。——柳宗元《乞巧文》 鬼即赧愧而退。——刘义庆《幽明录...
怍:◎怍 zuò 〈动〉 (1)惭愧 [be ashamed] 怍,惭也。从心,作省声。——《说文》。按,乍声。 容无怍。——《礼记·曲礼》 孝子临尸而不怍。——《礼记·祭义》 灵公心怍焉。——《公羊传·...
赧怍同音词
赧怍相关词语
- 赧怍
羞愧。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苟躬歷其境,见其昏暮乞怜之态,与其趦趄囁嚅之形,恐非徒怵惕而有不慊於心,更必且赧怍而不忍挂诸齿。”
- 赧颜苟活
苟活:苟且偷生地活着。含羞带愧,苟且偷生地活着。
- 赧怒
谓羞怒。 明 冯梦龙 《情史·情幻·吴兴娘》:“女忽赧怒曰:‘吾父以子侄之礼待汝,置留小斋,汝乃敢於深夜诱我至此,欲将何如’” 清 周亮工 ...
- 赧汗
谓因羞惭而流汗。 宋 苏轼 《与彦正判官书》:“古琴当与响泉韵磬并为当世之宝,而鏗金瑟瑟,遂蒙輟惠,报赐之间,赧汗不已。”
- 羞怍
羞愧。《后汉书·刘玄传》:“ 更始 羞怍,俛首刮席,不敢视。” 宋 苏轼 《鲜于子骏见遗吴道子画佛》诗:“贵人一见定羞怍,锦囊千纸何足捐。”
- 悚怍
惶恐惭愧。《南齐书·王融传》:“才分本劣,谬被策用,悚怍之情,夙宵兢惕。”《旧唐书·酷吏传上·侯思止》:“ 思止 惊起悚怍,曰:‘ 思止 死...
- 惊惊怍怍
恐慌不安貌。 陈登科 《活人塘》十九:“ 假七月子 慢吞吞的说:‘不要惊惊怍怍的,事情只要先有准备,就有力量抗的!’”
- 讷怍
谓羞于启齿。 宋 王令 《答李公安》诗:“惟其自陈尚訥怍,况又听者寧不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