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不闻的意思
充耳不闻
词语充耳不闻
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
充耳不闻基本意思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充耳不闻意思精修版
- 充:塞住。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 装着没听见。形容故意不理会或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造句】父母苦口婆心的劝导,他却充耳不闻,一意孤行。
- 塞住耳朵,装着没听见。形容故意不理会或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清.李渔《奈何天.第三○出》:「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 修订本参考资料:塞住耳朵,装着没听见。形容故意不理会或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清˙李渔˙奈何天˙第三十出: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 03.《官场维新记.第九回》:「这里袁伯珍只装做充耳不闻,一面出了告示,按户收起捐来。」
- 02.《大马扁.第四回》:「(康有为)志在把些政治言论打动余成各来听。奈余成各视他如见肺肝,任他说得天花乱坠,总如充耳不闻。」
- 释义 塞住耳朵,装作没听见。※语或本《诗经.邶风.旄丘》郑玄.笺。后用「充耳不闻」形容拒绝或不愿听取别人意见。△「不闻不问」典源※《诗经.邶风.旄丘》郑玄.笺1>《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2>充耳3>。」郑玄.笺:「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 (1) 笺:注释的一种。(2) 褎如:即「褎然」,服饰华美的样子。亦可引申为态度傲慢自大的样子。褎,音|ㄡˋ。(3) 充耳:塞住耳朵。亦指古冠冕旁的瑱玉,下垂及耳。典故说明《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采集从周初至春秋中叶期间的歌谣作品和宗庙乐章而成,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为中国文学总集之祖。郑玄是东汉着名的经学家,治学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郑玄解说《诗经》,宗于《毛传》,如果《毛传》讲得不明确、太简略,郑氏便加以补充发挥,或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了不和《毛传》原有注文相混,便称为「笺」,好像今天人读书有自己意见时,写在一张纸条黏在书上的「笺识」。《诗经.邶风.旄丘》这篇诗是在抗议卫国君臣对避难来卫的黎国君民不理不睬。郑玄对这里「叔兮伯兮,褎如充耳」的解说较为清楚,大意是说:「叔、伯这些卫国君臣,穿得很华丽,显出一股高高在上傲人的气势,但是对于黎国君民呼救的声音,却装作没听见。」「充耳」在此有两层意思,它本来可以指冠冕垂于耳旁的玉饰,在此又可以指声音进入了耳朵(,却不闻不问)。后来就从这里演变成「充耳不闻」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塞住耳朵,装作没听见。亦用来形容拒绝或不愿听取别人意见。书证
拆词解释
充:◎充 chōng 〈形〉 (1)(会意。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本义:长,高) (2)同本义 [tall] 充,长也,高也。——《说文》 宗人视牲告充。——《仪礼·特牲礼》 (3)满 [full]...
耳:◎耳 ěr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同本义 [ear]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
不:◎不 bù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
闻:◎闻 聞 wén 〈动〉 (1)(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同本义 [hear]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
使用场景
- 充耳不闻的充什么意思
- 置若罔闻与充耳不闻
- 充耳不闻这成语出处
- 与充耳不闻 惊心动魄相似的词语
- 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解释
- 水哥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
- 充而不闻还是充耳不闻
- 闲言碎语充耳不闻
- 充耳不闻尤向前字一
- 最聋者莫过于充耳不闻
- 充耳不闻左支右绌
- 形容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 对群众的困难充耳不闻
- 用充耳不闻来造句
- 成语 使用 充耳不闻
- 充耳不闻什么动物
- 对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
- 置若罔闻和充耳不闻区别
- 充耳不闻含义和造句
- 孤独症儿童有耳却充耳不闻
充耳不闻近义词
充耳不闻反义词
充耳不闻同音词
- 充位
谓徒居其位,无所建树。《汉书·张汤传》:“ 汤 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旰,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 汤 。” 颜师古 注:“但充其位...
- 充氧
◎ 充氧 chōngyǎng[oxygenate] 用氧注入或与氧结合;用氧处理或补给
- 充斥
◎ 充斥 chōngchì[be full of;flood;congest] 充满,到处都是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m...
- 充庖
供作食用。语出《礼记·王制》:“三为充君之庖。” 唐 刘禹锡 《代京兆韦尹进野猪状》:“既堪充庖,輒敢上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五...
- 石耳
附着在石面的地衣类植物,可食。《吕氏春秋·本味》:“菜之美者, 崑崙 之苹,寿木之华…… 汉 上石耳。” 高诱 注:“石耳,菜名也。” 南朝...
- 狗耳草
牵牛花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牵牛子》。
- 剺耳
割耳流血。表示心诚。《新唐书·崔宁传》:“ 冕 被谤,朝廷疑之,遣使者问状, 寧 部兵剺耳白其冤,使者以闻。”《新唐书·叛臣传下·陈敬瑄》:...
- 柳耳
生于柳树上的木耳。 唐 韩愈 《独钓》诗之二:“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木耳》:“柳耳,主治补胃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