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成语大全
局促不安的意思
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局促不安解释精修版
-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 形容紧张恐惧,不知所措的样子。《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一张方方的脸皮,一阵阵的红上来,登时觉得局促不安。」也作「局蹐不安」。
- 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紧张恐惧,不知所措的样子。文明小史˙第三十三回:一张方方的脸皮,一阵阵的红上来,登时觉得局促不安。亦作局蹐不安。
局促不安基本解释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拆字解释
- 局:
◎局 jú 〈形〉 (1)(会意。从口,从尺。“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本义:局促) (2)同本义 [feel or show constraint] 局,促也。——《说文》 不敢不局...
- 促:
◎促 cù 〈形〉 (1)(形声。从人,足声。本义:紧迫。又指急促,赶快) (2)同本义 [pressing;hurried;urgent] 促,速也。——《广韵》 促,速也。——《汉书·高帝纪》注 ...
- 不:
◎不 bù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
- 安:
◎安 ān 〈形〉 (1)(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2)同本义 [peaceful;quiet;calm;tranquil]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成语繁体:
成语简拼:JCBA
成语注音: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4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成语结构:联合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忐忑不安
成语例子:只见文老爷会在那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很觉得局促不安。(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