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诸名山,传之其人的意思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解释精修版
- 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基本解释
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拆字解释
- 藏:
◎藏 cáng 〈动〉 (1)(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储积,收藏 [store]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3)又如...
- 诸:
◎诸 諸 zhū 〈动〉 (1)(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同本义 [argue;dispute;debate] 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 诸诸便便,辩也。——《尔雅》 穷研...
- 名:
名牌:A>标示名字的牌子。 【组词】:「记得把这几个名牌发下去给学员佩戴。」B>有名的品牌。 【组词】:「这件衣服可是名牌?」量词。A>用于计算人的单位。&...
- 山:
◎山 shān 〈名〉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
- 传:
◎传 傳 zhuàn 〈名〉 (1)驿站所备的车 [post-chaise;stagecoach]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
- 之:
◎之 zhī 〈动〉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
- 其:
◎其 qí 〈名〉 通“期”。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其 jī 〈名〉 (1)通“諅”。周年 [anniv...
- 人:
◎人 rén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human being;person;man;w...
成语出处: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成语繁体: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成语简拼:CZMSCZQR
成语注音: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8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成语结构:复句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藏之名山
成语例子:一个人做一部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
第1个字是藏的成语:藏弓烹狗 藏锋敛锷 藏垢纳污 藏贼引盗 藏踪蹑迹 藏之名山 藏器待时 藏巧于拙 藏怒宿怨
第2个字是诸的成语:公诸于世 付诸洪乔 托诸空言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置诸度外 藏诸名山 付诸度外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铭诸肺腑
第3个字是名的成语:实至名归 身败名隳 姓甚名谁 形息名彰 功成名遂 功就名成 砥厉名号 利绾名牵 砥砺名行
第4个字是山的成语:誓海盟山 愚公移山 堆积如山 醉玉颓山 义海恩山 力可拔山 猛虎下山 砺带河山 大好河山
第5个字是,的成语:誓海盟山 愚公移山 堆积如山 醉玉颓山 义海恩山 力可拔山 猛虎下山 砺带河山 大好河山
第6个字是传的成语:誓海盟山 愚公移山 堆积如山 醉玉颓山 义海恩山 力可拔山 猛虎下山 砺带河山 大好河山
第7个字是之的成语:誓海盟山 愚公移山 堆积如山 醉玉颓山 义海恩山 力可拔山 猛虎下山 砺带河山 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