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罪,闻之足戒的意思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解释精修版
- 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言之无罪,闻之足戒基本解释
言:说话;闻:听话;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拆字解释
- 言:
◎言 yán 〈动〉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say;speak;t...
- 之:
◎之 zhī 〈动〉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
- 无:
◎无 無 wú 〈名〉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
- 罪:
◎罪 辠 zuì 〈名〉 (1)(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同本义 [crime;guilt]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
- 闻:
◎闻 聞 wén 〈动〉 (1)(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同本义 [hear]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
- 足:
◎足 zú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
- 戒:
◎戒 jiè 〈动〉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2)同本义 [guard against] 戒,警也。——《说文》 ...
成语出处:清·汪琬《诗说序》:“诗独主志,所为主文谲谏,与言之无罪,闻之足戒者,其词则隐,其旨则微。”
成语繁体:
成语简拼:YZWZWZZJ
成语注音: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8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成语结构:复句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成语例子:
第1个字是言的成语:言之成理 言行计从 言方行圆 言不诡随 言无不尽 言十妄九 言从计纳 言事若神 言文行远
第2个字是之的成语:呼之或出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来之不易 牛之一毛 一之谓甚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处之怡然 置之死地而后生 蹇之匪躬
第3个字是无的成语:黯淡无光 蛮横无理 坐客无毡 千仞无枝 正直无邪 至仁无亲 茶饭无心 阒若无人 学海无涯
第4个字是罪的成语:罚不当罪 将功赎罪 滔天之罪 将功抵罪 言者无罪 受夹板罪 无形之罪 出入人罪 论心定罪
第5个字是,的成语:罚不当罪 将功赎罪 滔天之罪 将功抵罪 言者无罪 受夹板罪 无形之罪 出入人罪 论心定罪
第6个字是闻的成语:罚不当罪 将功赎罪 滔天之罪 将功抵罪 言者无罪 受夹板罪 无形之罪 出入人罪 论心定罪
第7个字是之的成语:罚不当罪 将功赎罪 滔天之罪 将功抵罪 言者无罪 受夹板罪 无形之罪 出入人罪 论心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