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成语大全
张冠李戴的意思
张冠李戴
zhāng guān lǐ dài
张冠李戴解释精修版
-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 把姓张的帽子误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造句】他生性迷糊,常常张冠李戴,闹了不少笑话。
- 把姓张的人的帽子误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三二.锦衣卫》:「彼卑官小卒,以衙门为活计,惟知嗜利,鲜有良心……甚至张冠李戴,增少为多,或久禁暗处,或苦打屈服。」
- 修订本参考资料:把姓张的人的帽子误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三十二˙锦衣卫:彼卑官小卒,以衙门为活计,惟知嗜利,鲜有良心……甚至张冠李戴,增少为多,或久禁暗处,或苦打屈服。
- 04.清.姚炳《诗识名解.卷一.鸟部.鸠》:「以隼同焦,以鵻同隼。张冠李戴,名物混淆,则皆子云辈好作奇字之遗孽也。」
- 03.清.蓝鼎元〈复顾太史书〉:「即为前官受过,亦可不辞。然而张冠李戴,不知其诬者,谁乎?」
- 02.《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一七四之二.李卫奏摺》:「迩来收税颇属公平,不敢复蹈前辙。然批行与彼查审之事,则有错误至张冠李戴者。」
- 01.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三二.锦衣卫》:「彼卑官小卒,以衙门为活计,惟知嗜利,鲜有良心……甚至张冠李戴,增少为多,或久禁暗处,或苦打屈服,砌成可恶情状,令人一见辄怒。」
- 释义把姓张的帽子误戴到姓李的头上。#语本宋.钱希言《戏瑕.卷三.张公吃酒李公醉》。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典源#宋.钱希言《戏瑕.卷三.张公吃酒李公醉》1>唐武后时,有「张公吃酒李公醉」之谣。张公谓易之,昌宗兄弟也,李公谓中宗也,此即「薛王沈醉寿王醒」之意。一日士人有犯夜而非其罪者,举此为辞,官遂命赋其事。士人援笔立构数言,主者笑而释之。此语流传至宋,则宗门老宿,无不拈出来作对答人底话头,味之却真有不可思议道理在。其时又有「张公帽儿李公戴」,至今相传又有「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之谚,疑亦是此意耳。后世行市语有「张三李四」,皆非漫然无本。「鲁酒薄,邯郸围」「罪生甲,旤归乙」,事机莫测,曷足怪乎!诸老先生乃谓皆是乱说,然则圣人何以择言于刍荛。(1)典故或见于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张公帽赋》。〔参考资料〕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棳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以戴之,于长隐君乃岸帻而亵礼,木子居士反峨冠而壮仪。」亦可谓善谑者。典故说明「张冠李戴」这句成语,原本出自唐朝的谚语「张公帽儿李公戴」。「张公」是指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李公」则是指武则天的丈夫中宗,当时人可能用这句话来暗讽武则天不守妇道,私生活淫乱,就好像把这个人的帽子,错给那个人穿戴。与此类似意思的谚语,还有「张公吃酒李公醉」、「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等。后来「张冠李戴」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名实不符或弄错事情、对象。书证
张冠李戴基本解释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拆字解释
- 张:
◎张 張 zhàng 〈名〉 通“帐”。帐幔,帷幕 [canopy;curtain] 居则设张容。——《荀子·正论》 张饮三日。——《史记·高祖本纪》 供张东都门外。——《汉书·疏广传》◎张 張 zh...
- 冠:
◎冠 guàn 〈动〉 (1)戴;戴帽子 [put on a cap or hat]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
- 李:
姓。植物名。蔷薇科樱属,落叶小乔木。叶互生,倒披针形或倒卵形,叶缘呈锯齿状。春天开白花。果实亦称「李」。为圆卵形,熟时为红紫色或黄色,味酸,可供生食或作蜜饯。 △李子 ◎ 姓。如唐太宗李世民。 植物名...
- 戴:
◎戴 dài 〈名〉 (1)(形声。本义:增益) (2)同本义 [gain] 分物得增益曰戴。——《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 (3)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Dai Sta...
成语出处: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成语繁体:張冠李戴
成语简拼:ZGLD
成语注音:ㄓㄤ ㄍㄨㄢ ㄌㄧˇ ㄉㄞ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4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似是而非
成语例子:但老船夫却作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沈从文《边城》十四)
热门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