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成语大全
以卵击石的意思
以卵击石
yǐ luǎn jī shí
以卵击石解释精修版
-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 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强,结果必然失败。语本《荀子.议兵》。【造句】假如以我们现在的力量去对抗他,不正是以卵击石吗?
- 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强,结果必然失败。参见「以卵投石」条。《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今将军将不过十员,兵不足二十万,真如群羊斗虎,以卵击石,未有不败者也。」
-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强,结果必然失败。见以卵投石条。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今将军将不过十员,兵不足二十万,真如群羊斗虎,以卵击石,未有不败者也。
- 释义义参「以卵投石」。见「以卵投石」条。典源此处所列为「以卵投石」之典源,提供参考。#《墨子.贵义》1>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若用子之言,则是禁天下之行者也。是围心而虚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子墨子曰:「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2>者,是犹舍获而捃粟3>也。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1)典故或见于《荀子.议兵》。(2)舍言革思:舍弃我的言论,另作别的思考。革,变更、改换。(3)舍获而捃粟:放弃收割,捡拾谷粒。比喻舍本逐末。捃,音ㄐㄩㄣˋ,拾取、采集。粟,音ㄙㄨˋ,谷实的总称。〔参考资料〕《荀子.议兵》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埶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君臣上下之闲滑然有离德者也。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以卵投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以卵投石」的意思是拿鸡蛋去碰石头。典源出自《墨子.贵义》。《墨子》的作者墨翟,是战国时鲁国人,他提倡兼爱、非攻、节用等学说,主张消弭战争,宣扬和平,自成一家之言,是墨家思想的代表。根据记载,有一次墨子要到北方的齐国去,在路上遇到一个算命的人,他对墨子说:「今天天帝在北方杀黑龙,而你的脸色黑,不适合往北走。」但墨子不听还是继续往北,但事情没有顺利办好就回来了。那算命先生就说:「我不是说你不适合往北吗?」于是双方争论起来。墨子认为算命的说法都是谬论,自己坚持的才是真理,就告诉算命的说:「你拿那些谬论来反驳我的真理,就好像是拿鸡蛋去碰石头,一点胜算也没有。就算你把天下所有的鸡蛋都丢过来,我这坚石还是私毫不会损坏!」后来「以卵投石」被用来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强,结果必然失败。另外,在《荀子.议兵》也可看到这个成语的使用:荀子主张「仁人之兵」,反对「攻夺变诈」。他认为,如果以暴君桀的不义之师,来攻击圣王尧的仁人之兵,就好像「以卵投石」一样,注定会失败的。书证
以卵击石基本解释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拆字解释
- 以:
◎以 yǐ 〈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卵:
◎卵 luǎn 〈名〉 (1)(象形。小篆字形像卵。本义:卵子,特指蛋) (2)蛋 [egg] 卵,凡物无乳者卵生。——《说文》 鸟翼鷇卵。——《国语·鲁语》。注:“未孚曰卵。” 梁卵焍黄。——《史记...
- 击:
◎击 撃 jī 〈动〉 (1)(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2)同本义 [beat;hit;strike] 欲以击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肯击缻。 留击柝者。——《资治...
- 石:
◎石 shí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同本义 [stone]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成语繁体:以卵撃石
成语简拼:YLJS
成语注音:ㄧˇ ㄌㄨㄢˇ ㄐㄧ ㄕㄧ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4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不自量力
成语例子: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