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成语大全
献可替否的意思
献可替否
xiàn kě tì fǒu
献可替否解释精修版
- 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 臣子建议可以施行的方案,废止不可行的。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泛指臣子向君王劝善规过,建议兴革。《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也作「献替可否」。
- 修订本参考资料:臣子建议可以施行的方案,废止不可行的。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泛指臣子向君王劝善规过,建议兴革。后汉书˙卷四十四˙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亦作献替可否。
献可替否基本解释
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拆字解释
- 献:
◎献 獻 xiàn 〈动〉 (1)(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 (2)同本义 [sacrifice]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 犬曰羹献。——《...
- 可:
◎可 kè 另见 kě◎可 kě 〈动〉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approve;per...
- 替:
◎替 tì 〈动〉 (1)(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bìng),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2)同本义 [discard] 竝,废也。——《说文》。俗字作替。 不替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二...
- 否:
◎否 pǐ 〈动〉 (1)闭塞;阻隔不通 [block] 否,隔也。——《广雅》 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 否者,蔽固不通之称。——《匡谬正俗》 否者,闭而乱也。——《汉书·刘向传》 (2)...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成语繁体:獻可替否
成语简拼:XKTF
成语注音:ㄒㄧㄢˋ ㄎㄜˇ ㄊㄧˋ ㄈㄡ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4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献可替不
成语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