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拼音,七的笔顺,七的意思
笔顺图
七的解释精修版
- ◎七 qī 〈数〉 (1)(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六加一的和) (2)同本义 [seven] 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说文》 其数七。——《礼记·月令》 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汉书·律历志》 七主星。——《大戴礼记·易本命》 七日得。——《易·既济》。虞注:“震为七。” 凡攻木之工七。——《周礼·考工记》 有子七人。——《诗·邶风·凯风》 (3)又如: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出(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无子,淫泆报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七年;七秩(七十大寿);七雄(指战国时秦、韩、魏、楚、燕、齐、赵七国) (4)七次 [seven times]。如:诸葛亮七擒孟获
- 七 qī ㄑㄧˉ 1、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 文体名。参见「七体」条。
- 民俗称丧事每七日设奠一次为「作七」,由头七到尾七共需进行七次,称为「七七」。《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孙惠蔚传》:「从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行道。」《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善继只是点名应客,全无哀痛之意,七中便择日安葬。」
- (「七」字通常读为阴平,惟口语中连用在去声字及轻声字之前时读为阳平, 【组词】:「七月」、「七个」。)
- 介于六与八之间的自然数。大写作「柒」,阿拉伯数字作「7」。
- 民俗中做丧事每七日设奠一次,共需进行七次,叫「做七」。 【组词】:头七、满七
- 自然数的第七位。大写作「柒」,阿拉伯数字作「7」。
- 数量是七的。 【组词】:「七个」、「七位」、「七步成诗」、「七情六欲」。
- 民间人死后,每隔七日即做法事一次,共需进行七次,俗称「做七」。 【组词】:「头七」、「二七」。
- (「七」字口语连用在去声字及轻声字前时,可读为阳平, 【组词】:「七月」、「七个」。)
七基本解释
七
qī ㄑㄧˉ
1、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七的象形字
七的英语解释
数(六加一后所得)seven;名aseventhdayafterdeath,whensacrificeisoffereduntilseventimessevendaysisover;asurname;注意“七”字在第四声字前念第二声,如“七月”[qíyuè];“七位”[qíwèi]。为简便起见,本词典以“七”字起首的词条,“七”字都注第一声。
七的词语
- 七穿八洞 :
形容破旧不堪。 柔石 《二月》三:“在地窖似的房内,两个孩子在一张半新半旧的大床上坐着,拥着七穿八洞的棉被,似乎冷得不能起来。”
- 七大八 :
“ 七大八小 ”的歇后语,指妾。 明 徐翙 《春波影》第三出:“我眼里见了多少人家七大八,不似这个真是能诗能画。”《醒世姻缘传》第二回:“你...
- 七大家 :
明 李绍 称 唐 韩愈 柳宗元 、 宋 欧阳修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为古文七大家。 明 李绍 《苏文忠公集序》:“古今文章,作者非一人...
- 七慌八乱 :
形容非常慌张混乱。《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时 玉英 刚刚六岁, 承祖 五岁, 桃英 三岁, 月英 止有五六个月。虽然养娘奶子伏侍,...
- 七子团圆 :
- 七宝鞭 :
以多种珍宝为饰的马鞭。 晋 王敦 欲为乱, 明帝 乘骏骑密察 敦 营。 敦 觉,遣五骑追之。途中,帝将七宝鞭与逆旅老妪,令俟追者至,以鞭示之...
- 七緵布 :
古代的一种粗布。《史记·孝景本纪》:“令徒隶衣七緵布。” 司马贞 索隐:“七緵,盖今七升布,言其粗,故令衣之也。” 张守节 正义:“緵,八十...
- 胡七乱八 :
乱七八糟,胡乱。 陈登科 《活人塘》四:“ 薛陆氏 仍痴痴坐在家滴着眼泪,心里胡七乱八的想。”亦作“ 胡七杂八 ”。 陈炎荣 《雨过天晴》:...
- 三江七泽 :
泛指江河湖泽。 唐 李白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洞庭 瀟湘 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宋 陆游 《书怀绝句》:“未驾青鸞返帝乡,...
- 搞七捻三 :
带七字的成语
第1个字是七的成语:七搭八扯 七扭八拗 七零八碎 七步成诗 七捞八攘 七言八语 七慌八乱 七湾八扭 七脚八手
第2个字是七的成语:歪七竖八 乱七八糟 说七说八 长七短八 零七碎八 歪七扭八 污七八糟 杂七杂八 零七八碎
第3个字是七的成语:浮图七级,重在合尖 三江七泽 五痨七伤 七纵七擒 才高七步 三毛七孔 倚马七纸 开门七件事 九宗七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