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新华字典
于的拼音,于的笔顺,于的意思


于
拼音:yú / yu
注音:ㄩˊ
部首:二
部外笔画:1画
总笔画:3画
结构:单一结构
五笔 GFK
仓颉:MD
郑码:ADVV
电码:0060
UNICODE:4E8E
四角:10400
区位码:5158
笔顺号:112
笔顺图



于的解释精修版
- ◎于 yú 〈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又如:于何(如何)
- 于 yú ㄩˊ 1、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姓。
- 去、往。《文选.曹植.责躬诗》:「茕茕仆夫,于彼冀方。」
- 取。《诗经.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綯。」《孟子.万章下》:「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 在。同「于」。《仪礼.士昏礼》:「婿立于门外。」
- 以、用。《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以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 对、对于。《诗经.邶风.泉水》:「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 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 依照。《书经.盘庚下》:「历告尔百姓于朕志。」
- 为了。《孟子.万章上》:「唯兹臣庶,女其于予治。」
- 和、与。《书经.康诰》:「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 【组词】:「凤凰于飞」。《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
-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同「乎」。《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然则先王圣于?」
- 姓。如明代有于谦。
- 表示感叹的意思。通「吁」。《诗经.周南.麟之趾》:「于嗟麟兮。」
- 介词:(1) 相当于「于」,表所在的时、地、方面、范围等。 【组词】:耿耿于怀、无动于衷、喜形于色 (2) 相当于「对」、「对于」,表动作对象。 【组词】:忠于祖国、无济于事 (3) 相 当于「至」、「到」,表方向、目标。 【组词】:言归于好
- 助词:(1)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 【组词】:凤凰于飞 (2)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同「乎」。 【组词】:然则先王圣于?(《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
- 介词。同「于」。 【组词】:「生于台北」、「忠于职守」、「出于自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于归:女子出嫁。 【组词】:「之子于归」、「于归志喜」。
于基本解释
于
yú ㄩˊ
1、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姓。
于的象形字







于的英语解释
名(姓氏)asurname;at;for;ofto;
于的词语
- 于熙 :
见“ 於戏 ”。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秀:出众,突出;摧:摧残。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
- 频于 :
◎ 频于 pínyú[next to;near] 临近频于饥饿
- 耿耿于怀 :
◎ 耿耿于怀 gěnggěngyúhuái[take sth. to heart;brood on sth.] ...
- 忠于 :
- 于徐 :
安然自得貌。 清 钱谦益 《玉川子歌》:“君之疾驰裹粮重茧良已疲,我方神游于徐欠伸犹未起。”参见“ 于于 ”。
- 做于涂炭 :
- 于乎哀哉 :
感叹词。表示感伤哀痛。《诗·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其旧。”《荀子·乐...
- 囿于成见 :
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 于家潭村 :
带于字的成语
第1个字是于的成语:于事无补 于民润国 于今为烈 于心不忍 于安思危 于心何忍 于飞之乐 于思于思 于家为国
第2个字是于的成语:安于磐石 溢于言外 涩于言论 难于上天 易于反掌 囿于见闻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安于盘石 坐于涂炭
第3个字是于的成语:退藏于密 行成于思 染指于鼎 凤皇于飞 玉汝于成 业精于勤 迁怒于人 人浮于事 重归于好
第4个字是于的成语:兄弟阋于墙 蜂虿作于怀袖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拟人必于其伦 不汲汲于富贵 情深友于 存十一于千百 谋莫难于周密 毕其功于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