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的拼音,虏的笔顺,虏的意思


笔顺图








虏的解释精修版
- ◎虏 虜 lǔ 〈动〉 (1)(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2)同本义 [take prisoner;capture] 虏,获也。——《说文》 献民虏者操右袂。——《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 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虏楚将 屈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虏赵王。——《战国策·燕策》 (3)亦指虏掠、抄掠 [rob] 珠柙离丘体,珍宝见剽虏。——张载《七哀》 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史记·韩长孺列传》 (4)又如:虏掠(虏获掠夺);虏夺(虏掠抢夺);虏暴(残害暴虐他人,一如奴隶);虏略(虏获掠夺)
- 虏(虜) lǔ ㄌㄨˇ 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2、俘获的人。 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 捉住、擒获。《说文解字.毋部》:「虏,获也。」《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
- 抢夺、掠取。《史记.卷一○八.韩长孺传》:「匈奴虏略千余人及畜产而去。」晋.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一:「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虏。」
- 争战中俘获的敌人。 【组词】:「俘虏」。《诗经.大雅.常武》:「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 奴隶、仆人。《韩非子.说难》:「伊尹为宰,百里奚为虏。」《史记.卷八七.李斯传》:「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 对敌人轻蔑的称呼。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喻世明言.卷三十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官府只虑我北去通虏,决不疑在近地。」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对敌人轻蔑的称呼。 【组词】:胡虏、鞑虏
- 捉住、擒获。 【组词】:「虏获」。
- 抢夺、掠取。同「掳」。 【组词】:「奸淫虏掠」。
- 对敌人轻侮的称呼。 【组词】:「胡虏」。
虏基本解释
虏(虜)
lǔ ㄌㄨˇ
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2、俘获的人。
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虏的象形字



虏的英语解释
名captive;prisonerofwar;slave;enemy动(俘获)capture;takeprisoner;
虏字歌
几在下
称老虎
力在下
是俘虏
虏的词语
- 雠虏 :
1. 被俘的敌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朕拔卿於讎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諫。”2. 敌寇。 宋 叶适 《代人上...
- 收虏 :
收捕俘虏。《汉书·霍去病传》:“ 汉 兵即度幕,人马罢, 匈奴 可坐收虏耳。”
- 剧虏 :
势力强大的敌寇。《后汉书·耿弇传》:“ 陈俊 谓 弇 曰:‘剧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召太真》:“剧虏驍...
- 民虏 :
俘获的敌国民众。《礼记·曲礼上》:“献车马者执策绥,献甲者执胄,献杖者执末,献民虏者操右袂。” 孔颖达 疏:“民虏,谓征伐所获彼民,以为外虏...
- 丑虏 :
对敌人的蔑称。《诗·大雅·常武》:“铺敦 淮 濆,仍执丑虏。” 郑玄 笺:“丑,众也……就执其众之降服者也。”《后汉书·和帝纪》:“ 匈奴 ...
- 禽虏 :
擒捉敌人。《韩非子·显学》:“境内必知介,而无私解,并力疾鬭所以禽虏也,而以上为暴。”
- 贼虏 :
对敌寇的贬称。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贼虏忽然而过,未必死伤。” 北齐 魏收 《为侯景叛移梁朝文》:“盗憎主人,乃图逆节,拔本塞源,...
- 俘虏 :
◎ 俘虏 fúlǔ(1) [captive;prisoner of war]∶战争中活捉的敌方从事战争的人员。即战俘(2) [...
- 守虏 :
见“ 守钱虏 ”。
- 迁虏 :
指被强制迁居的战败国人民。《史记·货殖列传》:“诸迁虏少有餘财,争与吏,求近处,处 葭萌 。”《汉书·货殖传·程郑》:“ 程郑 , 山 东迁...
带虏字的成语
第1个字是虏的成语:
第2个字是虏的成语:
第3个字是虏的成语:搴旗虏将
第4个字是虏的成语:志枭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