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的拼音,殳的笔顺,殳的意思


笔顺图




殳的解释精修版
- ◎殳 shū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2)同本义 [long pole] 殳,以杖殊人也。——《说文》。段注:“杖者,殳用积竹而无刃”。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是也。殊,断也。” 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周礼》 授旅贲殳。——《周礼·司戈盾》 执殳而立于道左。——《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卫风·伯兮》 (3)又如:殳仗(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4)秦书八体之一 [Shu style]。如:殳书(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殳虫(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 (5)姓
- 殳 shū ㄕㄨˉ 1、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2、戟柄。 3、古八体书之一:殳书(用于兵器上)。 4、姓。
- 兵器名。古代一种用竹、木做成的兵器,长一丈二尺,有棱无刃。《诗经.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淮南子.齐俗》:「昔武王执戈秉钺以伐纣胜殷,搢 笏杖殳以临朝。」
- 姓。如南朝宋有殳季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殳基本解释
殳
shū ㄕㄨˉ
1、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2、戟柄。
3、古八体书之一:殳书(用于兵器上)。
4、姓。
殳的象形字




殳的英语解释
名anancientweaponmadeofbamboo;asurname;
殳的词语
- 铁殳 :
古代兵器。铁制,长柄,一头有棱。《韩非子·南面》:“説在 商君 之内外而铁殳,重盾而豫戒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
- 祋殳 :
古代杖属兵器。祋与殳同类,有棱而无刃。《后汉书·马融传》:“祋殳狂击,头陷颅碎。” 李贤 注:“祋,亦殳也。”
- 殳书 :
秦 书八体之一。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 秦 书有八体……七曰殳书。” 段玉裁 注:“言殳以包凡兵...
- 执殳 :
《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毛 传:“殳,长丈二而无刃。”后以指为皇室效力或作士兵。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 连殳 :
古代的一种兵器。《墨子·备蛾傅》:“为连殳,长五尺,大十尺。” 孙诒让 间诂:“凡连殳、连梃,盖皆以索係连之。”
- 殳虫 :
秦 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泛指古文字。 元 贡师泰 《送国字张教授》诗:“ 岐山 凤远科斗空,弋鸟殳虫渐湮没。”
- 桃殳 :
桃木做的殳杖。古人佩以为戒。《韩诗外传》卷十:“ 齐桓公 出游,遇一丈夫,褒衣应步,带著桃殳。 桓公 怪而问之……丈夫曰:‘是名戒桃,桃之为...
- 殳仗 :
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新唐书·仪卫志上》:“元日、冬至大朝会,宴见蕃国王……又有殳仗、步甲队,将军各一人检校。”《宋史·仪卫志五》:“皇太...
- 竿殳 :
竹杖。《文选·张衡<西京赋>》:“但观罝罗之所羂结,竿殳之所揘毕。” 薛综 注:“竿,竹也;殳,杖也。”
- 戈殳 :
戈和殳。亦泛指兵器。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丹旗燿野,戈殳晧旰。” 唐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鼙鼓喧雷电,戈殳凛雪霜。”戈殳...
带殳字的成语
第1个字是殳的成语:
第2个字是殳的成语:
第3个字是殳的成语:
第4个字是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