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ubuntu几天下来,有一点点新的想法和感觉。还是fedora比较适合初学者和开发人员,ubuntu虽然安装完毕就可以满足日常的应用,但是想用于开发软件就是少太多东西了,各种开发库都没有安装,到网上apt一下也快,不过这一来需要网络,二来需要使用者对所要用的东西有一定的了解,缺的东西太多了安装起来也够烦的。相比之下,fedora就全得多了,只要安装好,差不多各种开发工具和资源都齐全了。
经过几天的调教,ubuntu已经可以满足需要了。网络的确是一个比较好的事物,一般的问题都可以查得到解决办法。这些天台湾地震造成的访问国外网站速度变慢的确给我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很多网站都没有办法下载到东西,虽然说没有对工作造成什么影响,对调教ubuntu倒是有不少阻碍了。
今天安装了gtk的dev文件,这样就可以作基于gtk的程序的开发了;还安装了个clearbox的主题,感觉和默认的主题相比也没有多少好与坏的差别,就是看起来比较柔和一些。本来在gnome-look上看到有一个murrine的engine和OSX的图标,只可惜网络太慢,根本下不来。
继续玩ubuntu,其实它在玩我也说不定。到国外的网络依然是那么慢,不过今天找到个弯路,居然搞定了些东西。用tor代理,能连上了murrine的主页不说,速度还不赖,其实murrine的程序并不大,也就几百K的样子,下来按部就班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就装上了,这只是个engine,还得安装主题包。到gnome-look.org查一下,也很快,每个都只有几K,里边就是个gtkrc文件而已。下了几个看上去比较顺眼的,回来试试,然后摸索了一会,学会了如何改里边的设置,以MurrinaFancyCandy为基础自己改了个,还不错。
再下载了个icon包,慢慢调教一把,到几个包的文件来个大杂烩,整出个合自己口味的来了。
这几天搞定了几个问题,一个是console不调用.bashrc的问题,把/etc/passwd里用户的默认sh改为bash就行了;一个是vi不会自动跳到最后打开文件位置的问题,在~/.vimrc里加上
if has("autocmd")
au BufReadPost * if line("'\"") > 0 && line("'\"") <= line("$")
\| exe "normal g'\"" | endif
endif
也就OK啦。
真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试用了一下chmsee和xchm(都是用来看chm文件的),各有长短处。chmsee支持打印功能,还可以打印成pdf文件,这可是很酷的功能,但是就是没有缩放功能;xchm可以对页面进行绽缩放,但是不支持打印。没办法,两个并存吧。
asdwuijkl 于 2010-04-06 14:44:36发表:
有成就感
asdwuijkl 于 2010-04-06 14:44:23发表:
兴奋
haiye1110 于 2010-04-06 11:26:49发表:
受用了!!
ting327 于 2010-04-05 15:53:40发表:
我觉得ubuntu比较好诶
thisstar 于 2010-04-05 13:56:17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