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硬盘进行分区前,应该先弄清楚计算机担负的工作及硬盘的容量有多大,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当前安装LILO的版本,因为LILO2.21及早期版本对硬盘大小有限制,如果安装LILO到1023磁道以外即 8G的空间以外,LILO就无法启动。但一些BIOS较老的机器,LINUX仍然无法突破1024磁道的限制,因此这些BIOS无法认出大于1024的硬盘空间。
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 是否限制用户可使用的磁盘空间大小?
? 在系统中需要安装哪些软件?
? 交换分区需要多大?
? 系统是否有多个硬盘?
下面,我们按系统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分区的划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系统工作需求的前提下,下面的分区大小也可以灵活的变动。
基本工作站的分区方案
假设系统的硬盘大小是10G。
/boot 20M
Swap 128M
/root 9.85G
建立一个20M的/boot分区是为了避免将系统内核文件放到1024磁道以外,如果将/boot做为root分区的一个子目录,内核文件就会安装在 root分区的任何地方,因为硬盘的大小超过了8G,所以在启动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内存的两倍,在这里我们假设系统的内存为 64M。最后我们将硬盘的剩余空间全部分给了root分区。
Red Hat Linux 6.2 及其早期版本上的基本服务器硬盘分区方案
这里的服务器我们假设只提供几种通用的服务,如WWW服务及FTP服务等几种服务,通过telnet登录的用户数很少。假设其硬盘大小为25G。
/boot 20M
Swap 128M
/ 10G
/home 13G
/var 2G
在硬盘的最前面创建20M大小的/boot分区,原因同上。交换分区的大小也是128M,因为内存的大小为64M。
/ ,即root分区设为10G这么大是因为其中有一个/usr目录,这个目录可能会占用很多硬盘空间,特别是在安装了X Server,运行图形界面的应用程序的时候。
/home分区是硬盘中最大的分区,这似乎与我们假设系统用户数不多有些矛盾。实际上在/home目录下确实没有几个用户目录,但在Red Hat6.2及更早的版本中,Apache服务器和wu-ftpd FTP服务器被放在了/home/httpd及/home/ftp目录中。所以这个分区这么大也是有原因的。
最后,/var目录独自占用了一个分区,因为系统的所有日志都写到了/var/log目录下,这将会占用很大的硬盘空间。如果系统日志记录得非常详细,整个目录很快会被写满,导致系统工作呆滞。当然,可以通过系统日志后台守护程序syslogd来修改日志配置,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Red Hat 7及以上版本的基本服务器分区方案
这种情况同前一个方案的情况相同,不同的是LINUX版本为Red Hat 7.0及其以上版本。
/boot 20M
Swap 128M
/ 10G
/var 15G
与RedHat6不同,在RedHat7中HTTP服务和FTP服务的目录现在位于 /var/www/ 和/var/ftp/,因此/var分区有15G之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多用户服务器分区方案
在这种服务器系统中,同时有多个用户通过telnet, ssh, rlogin或其方式在远程访问系统。系统中有三个35G的硬盘驱动器,总共有105G的磁盘空间 。系统中用到了RAID 5技术做数据冗余。这种情况下,管理员必须为每个用户分配磁盘空间。对RedHat 6.2及更早的版本,分区如下:
Disk 1:
/boot 20M
/ 4G
/var 3GB
/home 27.98G
Disk 2:
swap 20MB
/ 4GB
/var 3GB
/home 27.98GB
Disk 3:
swap 20MB
/ 4GB
/var 3GB
/home 27.98GB
这样分区的原因:首先,Disk1上的20M /boot分区不属于任何RAID阵列,否则如果你将/boot放至RAID阵列中,以后就不能系统内核升级了。
为了方便管理,在其它两个硬盘中建立了20M的交换分区。这种服务器一般配有1G以上的内存,因此交换分区的大小不成问题。如果增大交换分区,就会减少RAID分区空间,所以20M是足够的。RAID分区的分组如下:
? 1-A, 2-A, and 3-A 一起组成一个8G的 RAID 5 驱动器,做为/根目录打开。
? 1-B, 2-B, and 3-B 组成 6GB的 RAID 5 驱动器,做为 /var目录。
? 1-C, 2-C, and 3-C 组成 55.96GB RAID 5 驱动器, 做为 /home.目录。
这种分配方案总共有55.96G的空间分配给所有用户及Apache和FTP服务,在/var下用6G空间用做记录日志、邮件,这么大的空间是足够的。
如果安装Red Hat7或以上版本,应给/var分区更大的空间,因为它同时还存放着WEB和FTP服务的两个目录。
yijunziran 于 2009-05-23 22:56:09发表:
学习了
异次元 于 2009-05-23 19:17:56发表:
顶!!!!!!!!!!!!!!!!!!!!!!!!!!!!
ire_solas 于 2009-05-23 16:03:38发表:
谢谢你的帮助。
8620498 于 2009-05-22 19:08:40发表:
感谢分享
conrad 于 2009-05-20 16:53:02发表:
参考~~
wflqbobo 于 2009-05-18 12:24:21发表:
{:2_97:}参考一下!
lhy5235254 于 2009-05-16 17:21:12发表:
呵呵,我以前装都是随便分了一下了事
wwshz 于 2009-05-16 13:12:45发表:
感谢楼主!!!
mongodoc 于 2009-05-15 12:01:08发表:
比较老 了 呵呵 。
aa65535 于 2009-05-15 11:10:54发表:
太老了,现在都是grub了,哪来的LILO。
wen_dongfeng 于 2009-05-14 21:27:25发表:
有点太老了,现在仅具参考意义了。
wen_dongfeng 于 2009-05-14 21:27:16发表:
有点太老了,现在仅具参考意义了。
rxy24 于 2009-05-14 21:07:15发表:
呵呵~
刚学的时候都是按默认的~
但是,感觉到后来文件会很乱,
现在,规划了下~
好多了~
mudun 于 2009-05-14 01:31:03发表:
能分享就是好同志!顶你!
aa65535 于 2009-05-12 19:36:00发表:
学习啦
ldk4k 于 2009-05-12 16:31:15发表:
谢谢楼主,学习啦
ffsedan 于 2009-05-11 12:12:03发表:
有点太老了,现在仅具参考意义了。
haibian 于 2009-05-11 07:27:33发表:
普及一下
hantu 于 2009-05-11 00:20:49发表:
老文了吧,现在除了slackware这样简洁的系统仍默认使用lilo外,其它的多数都用grub了吧
pielle 于 2009-05-10 20:30:26发表:
维护服务器时,要是不按最佳方案,有什么麻烦呢?
andy.ahg 于 2009-05-10 20:24:02发表:
对新手来说可以参考一下
星空 于 2005-05-10 15:36:33发表:
看看先,以前分区都是用系统默认的方式,现在自己可以分分试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