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终于把我的Ubuntu屏幕分辨率和刷新率改正确了。这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我从去年九月份开始研究linux,先是经历了系统分区的错误,重新安装了双系统之后,连网的问题和显卡驱动的问题接踵而来。我认为我的这半年的学习经历可以做一个总结。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我们应该从中找到快乐。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挫折,但经历过挫折,我们会变得更成熟。我们可以从挫折中学到知识。
我的第一次挫折来源于我对linux的不了解,或者说完全不知道操作系统是怎么回事。只是从社团得到了一张免费的光盘,我就敢装双系统。分区的过程完全是错误的。我想用分区魔术师把FAT32的格式强行转化为EXT3和SWAP格式,认为安装linux和windows一样,只要放入光盘就可以自动安装了。可是不知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连windows都进不去了。当时我都有一种想放弃的念头。郁闷了一星期,在图书馆找了一些硬盘的书,对主分区,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有了了解,也明白了MBR和系统的引导加载的问题。后来再看些数据恢复的书就很简单了。把数据拷到同学的移动硬盘上,然后全盘格式化,重新规划,重新分区。先装了XP,又装了linux,当时很有成就感。
后来的问题源于我对网络的不了解。其实网络不仅仅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打开电脑,拨号,然后就是浏览网页和聊QQ。网络其实远不只如此。在对linux进行网络设置的过程中,我了解了IP,了解了DNS,也知道了DHCP。说句实话,windows在易用性上做的还是很好的。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你不需要动手,在方便之余你少了学习的机会。
显卡的驱动一直没有安装,这也就导致linux的立体特效无法让我看一看。我在linux方面的确是一个新手,没有新立得,我不会装软件。后来在网上找到了显卡驱动的安装方法,去NVIDIA官方网站上下载了对应的驱动run文件,可是我不懂shell命令。找了若干方法之后,我会安装了,可是安装过程中却提示缺少内核接口,只能忽略安装错误。安装后想想中的完美特效依然无法表现出来。现在我想通了,我装linux并不是为了一个特效,如果喜欢特效完全可以去找一段linux的视频去看,或者在windows中找一个特效软件。我安装linux为的是学习技术,为以后的嵌入式做好准备。并不要在特效方面上追求完美。以后如果学会了升级内核,可以再考虑安装合适的驱动,然后再开启特效。
自从装上系统之后,每次关机,屏幕上都会提示屏幕的刷新率不对,而在系统中的预设分辨率也不是19寸宽屏应该的1440×900。屏幕的分辨率是17寸普屏的,字体有些变形。自己找了鸟哥的私房菜,学会了一些vi的操作,然后去改了xorg.conf文件中的关于分辨率和刷新频率的参数,这也就是今天下午的事情。分辨率正常了,看着很舒服。同时我还找了播放mp3和rmvb所需要的解码文件。装上了之后,一台电脑所应该具有的功能都具备了。
半年的学习使我有了一些体会,我们应该抛开表面的,浮华的东西,去学习那些最本质的技术。Linux的桌面只是一个可选的软件,只有学会了通过shell来控制操作系统才是王道。当然KDE和GONME对于日常的操作也很重要,它们大大简化了操作,为刚刚入门的linuxer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界面,使linux迅速的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开来。[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font]
garnettliu 于 2009-03-21 22:26:37发表:
其实学习linux在于坚持吧,我都搞了三年了,没有老师,就是自己和网络而已。多少也学点东西的。
reventPar 于 2009-03-21 20:32:42发表:
支持楼主
stesen 于 2009-03-21 20:30:50发表:
不错,很多初学者都需要这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