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ntel ICH5R南桥芯片的推出,如今带RAID功能的主板是越来越多。尽管一提到RAID就让人感觉那是老鸟的玩意,可我们菜鸟也想试试,不玩深奥的,只玩可以提高速度的RAID 0就好了。下面就是笔者玩RAID的经历,有悲有喜,希望能使各位菜鸟少走弯路。
首先明确一下组成RAID 0的容量问题。组成RAID 0时的容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两块硬盘的容量总和。而是两块硬盘以最小容量的硬盘为基准乘以2就是RAID的容量。比如笔者的两块西捷SATA 80GB和120GB硬盘组成RAID后为150GB(其中因为换算单位不同80GB容量只有75GB有效)。这样将浪费30GB左右磁盘空间。所以建议用同容量硬盘组建RAID。
笔者所使用的西霸RAID卡用的芯片是SIL3112A,不少主板实现RAID功能也是板载的这块芯片,所以二者使用方法差不多,硬件安装也很简单。只是注意两块硬盘发热量大,要有散热空间,并且注意电源功率是否充足。开机后按“Ctrl+S”进行设置,选自动配置,最后按“Ctrl+E”保存。
安装系统就要复杂一些了。安装Win98还好,只要把CMOS设成SCSI启动即可。但安装完成后要在系统中再安装RAID卡的驱动程序。而安装WinXP则麻烦一点。需要制作驱动程序软盘,安装出现提示时按F6并选择S,系统可以继续安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使用的是联想或DELL等的OEM版的WinXP,并且利用双系统从Win98下安装的话,那么就会在拷贝文件时出现“无法复制RAID驱动文件”的问题,硬盘将不被认出,然后蓝屏。此时可以用软盘启动,然后从DOS下安装WinXP(注意加载SMARTDRV.EXE磁盘加速文件)。
最让笔者头疼的是安装RedHat9时所遭遇的问题。笔者用分区大师腾出20GB的空间安装RedHat9。从光盘启动后开始安装,在设置分区时弹出一个提示,大意是安装程序无法读取分区信息,问是否继续?因为已认出硬盘,笔者当时也没太在意,就点了“是”。可是安装程序立即格式化硬盘,感觉不对时按冷启动重启,悔之晚矣,所有的硬盘文件毁于一瞬间!事后检查时发现原来RedHat9比WinXP更“聪明”,它认出了两块硬盘,而不是组成的RAID盘,所以它自做主张就格式化了硬盘。由此可知RedHat9可以直接支持SATA硬盘而不需加载任何驱动。为了验证笔者的想法,笔者在两块独立硬盘系统中安装RedHat9,果然重启后可以使用,但是不用RAID模式安装时间要长一倍。笔者在Silicon Image网站找到了SIL3112A的Linux驱动,按照说明的步骤就是无法完成安装。现将安装步骤写出,希望高手不吝赐教。
1.放入RedHat9光盘启动,在提示符下输入“linux dd hde=noprobe hdg=noprobe”后按回车。
2.安装程序开始读驱动软盘,按步骤安装选择使用GRUB启动,制作启动软盘。
3.重启后从启动软盘引导,在提示符下输入“linux hde=noprobe hdg=noprobe”按回车,继续安装完成。可是笔者重启后就死机无法引导,不知何处出错,是硬件还是软件原因?
另外RAID在Win98、WinXP、Linux中,感觉是组建RAID后Win98性能提升最少,而在Linux中性能提升最明显。还有一个关于硬盘灯的问题,把插在主板上的HDD LED插到RAID卡后,硬盘灯并不闪,只有在操作系统中安装了驱动,硬盘灯才会亮。
首先是RAID的速度提升问题。很多读者认为组建RAID后性能会提升一倍,但这里存在误解。组建RAID后只是磁盘加速项的性能理论上会提升一倍。但由于实际的硬件和软件的制约,只能有60%左右的性能提升,这只是说硬盘的传输速率提升60%,而不是整机的性能提升60%。从RAID工作的原理可知,RAID会将数据通过CPU的计算分成平均的两份,同时传输给两块硬盘,这样理论上存储同样数据?速度加快一半,性能提升100%。但由于CPU额外负担计算数据分配?造成实际性能损失可高达40%。所以性能提升只有60%左右。同时可知如果两块硬盘不是同容量同缓存同品牌的硬盘,则CPU的占用率将会更高,而性能损失就更大。这就是为什么建议使用同容量同缓存同品牌硬盘的原因。
其次有读者问RAID 0+1的问题,现答复如下。由于RAID 0+1需要四块硬盘,对于PATA接口还可以,对于只有两个SATA接口的主板、RAID卡来说就不适合了。因为SATA点对点的特性,只能接两块硬盘,所以无法组成RAID 0+1。而RAID 0+1由于镜像硬盘的需要,容量只有硬盘总容量的一半。即如果四块40GB的硬盘只有80GB的实际空间。工作时CPU把数据一分为二同时传给两块硬盘再同时将数据传给另外两块镜像硬盘,这样由于CPU处理负担加重使性能提升更达不到60%。
尽管组建RAID 0+1的读者是为了数据的安全,但笔者认为,RAID 0+1针对服务器来说是非常适合的,但对于个人电脑就不太适用了。因为服务器的配置稳定,平时针对硬件的操作也少,只在终端机上使用。可是对于个人电脑,DIYer们很喜欢改动配置,而如果在RAID的BIOS中删除了RAID的设置,只要重新启动,即使不格式化硬盘,也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无法用恢复软件来恢复,因为每块硬盘存的是部分数据。还有四块硬盘同时工作的耗电量和发热量都不得不让人重视,再加上CPU、光驱等的耗电,对电源完全是一种考验。一旦电源出现问题,麻烦就大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何谈安全!对于个人用户,笔者认为对数据进行定期的备份,如刻录成光盘更安全一些,并且还省费用。
迷你版vcxz 于 2011-12-19 14:42:38发表: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