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红联
红联近义词
请输入汉字进行字典查询
校订解释

校勘订正。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一:“近予见宋板《大戴礼》,乃秦景暘閲本,口字并非方空圈。景暘讳四麟,係前代邑中藏书家,校订颇精审可据。”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孔编修广森<大戴礼记补注>序》:“近时戴东原编修、卢绍弓学士,相继校订,蹊逕渐闢。”巴金《一颗红心--悼念曹葆华同志》:“他基本上恢复了视力以后,又拿起十年前已经全部译完的《普列汉诺夫哲学通信第五集》译稿对照原文重新校订。”◎校订ji&agr...

校订近义词

  • 校正jiào zhèng 
    1.古代管理马匹的官。《左传·成公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杨伯峻注:“襄九年《传》‘使校正出马’,则校正为掌马之官。《周礼·夏官》有‘校人’,职掌与校正相同。”参见“校人”。2.校书、正字二官名的连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十曰讎校精审,明於刊定,为校正之最。”清褚人穫《坚瓠九集·官司俚语》:“如唐校书与正字,俸禄微少,皆孤寒英杰居之,至骑驴入省。而太祝奉礼……俸...
  • 改正gǎi zhèng 
    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汉书·谷永传》:“不求之身,无所改正……是循不享之迹,无谢过之实也,天责愈深。”宋何薳《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此刻天下的大势,倘使不把读书人的路改正了,我就不敢説十年以后的事了。”巴金《纪念雪峰》:“错误终于改正,沉冤终于昭雪。”更改正朔。古时王朝易姓则改正朔。汉董仲舒《春...
  • 勘误kān wù 
    校正书刊中文字上的错误。如:勘误表。◎勘误kānwù[correcterrorsinprinting]纠正错误文字勘误表校正文字的错误。【造句】这本书已送交校订组勘误,近日便可制版付印。校正文字讹误。也作「刊误」。
  • 校对jiào duì 
    1.根据定本核对抄本或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明沉德符《野获编·著述·国学刻书》:“近年北监奏请重刊二十一史,陆续竣事,进呈御览,可谓盛举矣,而校对卤莽,讹错转多。”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命朱珪、戈涛、卢文弨、翁方纲等,校对於翰林院后堂东寳善亭内。”巴金《寒夜》五:“他只是机械地一个字一个字校对着。”2.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如:他在报社当校对。◎校对jiàoduì...
  • 校阅jiào yuè 
    1.查核,察看。《魏书·太宗纪》:“詔使者巡行诸州,校閲守宰资财,非自家所齎,悉簿为赋。”2.审阅校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繁积於宣时,校閲於成世,进御之赋,千有餘首。”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各以所校閲某书,应考某典,详列书目,至瑠璃厂书肆访查之。”巴金《新生》第一篇:“于是我们坐下来校阅这期杂志底清样。”3.检阅。唐李濯《内人马伎赋》:“搴旗命伍,抽戈按节,侔三边之挑战,壮六军...
  • 订正dìng zhèng 
    谓校订、改正文字或计算中的谬误。《宋书·礼志一》:“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宋刘挚《谢馆职启》:“小言之则订正国籍文字之异同,大言之则预闻朝廷政事之论议。”清周亮工《又与高康生书》:“文选烦足下订其讹字,即一圈一点,皆烦订正。”孙犁《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现将有关我的创作者,略加订正,发表出来,供读者参考。”又如:这两道算术题要订正。◎订正d&...
  • 考订kǎo dìng 
    考核订正。宋秦观《谋主》:“将有天下之事,未尝不先於谋。故考订卿士之议,参酌庶人之言,所以谋之於明也。”元揭傒斯《孔氏谱序》:“拜曲阜林庙,且因以考订其谱谍,而收其所未续者。”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於垢鉴矣。”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昔阳湖孙氏,分著述与考据为二:以考订经史者为考据,抒写性灵者为著作。”考据订正。宋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源委、授...
  • 校勘jiào kān 
    1.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唐白居易《策林二·大官乏人》:“秘著之官,不独以校勘之用取之。”宋欧阳修《书<春秋繁露>后》:“予在馆中校勘羣书,见有八十餘篇,然多错乱重复。”胡适《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他料定读小说的人决不会费大工夫用各种本子细细校勘。”2.犹核实。比较核对。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定谥》:“太常博士掌謚,职事三品以上薨者,...
如果觉得 新华字典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