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 红联
红联近义词
请输入汉字进行字典查询
大意解释

1.大概的意思;要义。《管子·宙合》:“苟大意得,不以小缺为伤。”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粗知大意,又不委曲。”宋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夫礼之大意存乎明天下之分,严君臣,篤父子,形孝弟而显仁义也。”巴金《文学的作用》:“我没有留底稿,不过大意我可能不曾忘记。”2.大志。《后汉书·耿弇传》:“弇因説护军朱祐,求归发兵,以定邯郸。光武笑曰:‘小儿曹乃有大意哉!’”王先谦集解引周寿昌曰:“大...

大意近义词

  • 粗略cū lüè 
    1.粗糙简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唐主性节俭……服饰粗略。”2.不精致;不精确。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今岳《书仪》十已废其七八,其一二仅行於世者,皆苟简粗略,不如本书。”孙中山《建国方略·实业计画》:“关於筑港及整治扬子江之工程数目,仅为粗略之预算,盖事势上自然如此也。”周立波《金戒指》:“从衣兜里掏出本子来,用铅笔把地形作了一个粗略的图画。”◎粗略cūlü&egrav...
  • 纰漏pī lòu 
    1.错误疏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宋孔平仲《续世说》两书均有《纰漏》篇,记谬误不合之事。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上·送高三十五书记》:“刘辰翁云:‘崆峒,犹言一大地也。’紕漏至此,稍知《兔园册》者不为,而世犹宗之,何也?”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建康实录》:“其麤疏紕漏,不可胜摘。”2.指错误,事故。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一章:“如果不是小杨作风严厉,很可能还会出一点小小的纰漏。...
  • 粗心cū xīn 
    疏忽;不仔细。《红楼梦》第五五回:“再迟一日,不説你们粗心,反像我们没主意了。”赵树理《三里湾·马家院》:“小俊听她妈妈这么一说,也觉着自己太粗心。”老舍《全家福》第一幕第三场:“大伙儿老说我马虎,其实呀,谁也不能永远不粗心!”◎粗心cūxīn[careless;hoity-toity]不谨慎;不细心工作上粗心必然出差错我没有认出那位显贵人物实在是太粗心了做事不仔细、不小心。【造句】他做事粗心,老...
  • 大致dà zhì 
    1.大体上,基本上。《后汉书·袁术传论》:“天命符验,可得而见,未可得而言也。然大致受大福者,归於信顺乎!”茅盾《林家铺子》五:“这一晚上,林家铺子里直忙到五更左右,方才大致就绪。”2.大略的内容或情况。宋沉括《江州揽秀亭记》:“予不及落是亭之成,既序其大致,而復乱之以诗。”3.大约,大概。丁玲《母亲》一:“﹝她﹞大致不会缺少什么的,而且大家都会快乐。”4.不凡的情致。《晋书·刘卞传》:“於亭中与...
  • 大概dà gài 
    亦作“大槩”。1.大致的内容,大体的情况。宋欧阳修《真州东园记》:“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我书其大概焉。”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2.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柔石《人鬼和他底妻的故事》:“这样,他底生活却很优渥地维持着了,大概有十数年。”3.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来又忝在同班,将来补选了,大概总在一处。”曹禺《北京人》第三...
  • 冒失mào shī 
    匆遽;鲁莽。《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就狠命的往树枝上一扑,扑冒失了,跌了下来。”《天雨花》第二六回:“一时冒失全不察,口中吐出白光明。”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七章:“你别冒失了!同志,现在还不到发狠的时候!”◎冒失màoshi[rash;abrupt]鲁莽没听明白就下结论也实在太冒失了
  • 大约dà yuē 
    1.大致,大体。汉贾谊《新书·匈奴》:“若夫大变之应,大约以权决塞,因宜而行,不可豫形。”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九:“吾少钟丧乱,马上取功名,不暇留心经籍。在藩邸时,见判官论説经义,虽不深达其旨,大约令人开悟。”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攻守心法》凡二册,若干卷,大约以戚南塘《纪効新书》为主,附以诸家之説,参以心得。”2.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今所团结,即其保...
  • 大抵dà dǐ 
    1.大都,表示总括一般的情况。《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汉书·杜周传》:“其治大抵放张汤。”颜师古注:“大抵,大归也。”元陈栎《勤有堂随录》:“大抵自下者人必高之,自高者人必下之。”丁玲《奔》:“大家互相交换了一些家乡的苦难……大抵都相差不远。”2.大要;要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俗之谤者,大抵有五。”《周书·庾信传论》:“虽诗赋与奏议异軫,铭誄...
  • 疏忽shū hū 
    亦作“疎忽”。1.忽略;不留意。清顾炎武《日知录·元史》:“《元史》之成,虽不出於一时一人,而宋(宋濂)王(王禕)二公与赵君(赵壎),亦难免於疏忽之咎矣。”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他只觉得这是一个关键,却因自己的疏忽而轻轻滑过了。”2.轻率;随便。清冯桂芬《潘母张太夫人墓志铭》:“刑官关係人命,勿恃律例熟,疏忽致貽悔。”清钮琇《觚賸·观人之法》:“盖人未有意气傲慢,举动疎忽,而能成大器、享大名...
  • 约略yuē lüè 
    1.粗略,不详尽。唐白居易《答客问杭州》诗:“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説杭州。”清纳兰性德《剪湘云·送友》词:“向西风约略数年华,旧心情灰矣。”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2.大致,大体上。唐元稹《授齐煦等县令制》:“今一邑之长,古一国之君也。刑罚纪纲,约略受制於朝廷。”明唐寅《和沉石田落花诗》之二八:“桃花浄尽杏花空,开落年...
  • 马虎mǎ hǔ 
    1.草率,疏忽大意。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顾局长的脾气就是一点不肯马虎。”秦牧《艺海拾贝·广州城徽》:“虽然艺术是一个整体,不容对某一部分马虎从事,但这点道理却是和‘突出重点’的道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杨朔《万古青春》:“没有联络员,耳目眼睛都没有了,你别马虎大意。”2.勉强;将就。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一章:“此人跑过大城市,识得几个字,马虎念得一段报纸,被看作有学问的人。”草明《乘风破浪》四...
  • 简略jiǎn lüè 
    1.疏阔。《后汉书·刘宽传》:“宽简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师以为谚。”《三国志·蜀志·蒋琬传》:“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2.省略;简单不详。《后汉书·宣秉传》:“务举大纲,简略苛细百僚敬之。”《宋书·沉攸之传》:“时四方皆已平定,徐州刺史薛安都据彭城请降,上虽相酬许,而辞旨简略。”宋欧阳修《与杜公论祁公墓志书》:“缘修文字简略,止记大节。”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这手记虽然很...
  • 梗概gěng gài 
    亦作“梗槩”。1.大概,概略。《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臣闻知而復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李贤注:“梗概犹粗略也。”宋陆游《书<宛陵集>后》诗:“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2.刚直的气概;慷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
  • 随意suí yì 
    任情适意,随便。《三国志·魏志·程晓传》:“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适。”北周庾信《荡子赋》:“游尘满牀不用拂,细草横阶随意生。”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上几等舱的搭客可随意到下几等舱里去瞎跑,下几等舱的搭客不许到上几等舱里去走动。”◎随意suíyì[asonelikes]随着自己的意愿唱完几曲之后,船上有人跨过来,反拿着帽子收钱,多少随意。—&...
  • 忽略hū lüè 
    1.疏忽;不在意。《汉书·王莽传下》:“朝廷忽略,不輒督责,遂至延曼连州。”《三国志·吴志·周泰传》:“策讨六县山贼,权住宣城,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围落,而山贼卒至。”《朱子语类》卷九三:“盖通书人多忽略,不曾考究。”清李渔《怜香伴·搜挟》:“今日务要加严,不可仍前忽略。”朱自清《<文心>序》:“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2.轻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
  • 大略dà lüè 
    1.大概;大要。《孟子·滕文公上》:“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赵岐注:“略,要也。”宋苏轼《上张安道养生诀论》:“其妙处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然可道其大略。”毛泽东《论持久战》八一:“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2.远大的谋略。《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酈生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晋书·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宋陈亮《进...
  • 忽视hū shì 
    不重视;不注意。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仁智等殿宫》:“虽自命清流,忽视武英,不屑与称僚寀,而时论不谓然。”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独有必不可少之一事,较阴阳平仄为稍难,又不得因其难而忽视者。”秦牧《艺海拾贝·核心》:“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这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手段。”◎忽视hūshì[neglect;ignore;paynoregardto;failtor...
  • 大要dà yào 
    1.要旨;概要。《尹文子·大道上》:“人君有术……大要在乎先正名分。”《汉书·陈万年传》:“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讇也。”宋司马光《上殿谢官札子》:“臣窃以为方今国家之得失,生民之利病,大要不过择人、赏罚、丰财、练兵数事而已。”清周亮工《<南昌先生四部稿>序》:“虽诗文异辙,揆其大要,均之不出乎此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序言》:“三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2....
如果觉得 新华字典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