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同寒蝉的意思
自同寒蝉
词语自同寒蝉
拼音zì tóng hán chán
自同寒蝉基本意思
自同寒蝉意思精修版
- 同于深秋时节的蝉。形容噤口不言。
- 自比寒天的蝉而不作声。比喻沈默不语。《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修订本参考资料:自比寒天的蝉而不作声。比喻沈默不语。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02.明.宋应星《野议.催科议》:「缙绅忌伤同类,自同寒蝉,宜也。」
- 01.《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杜密》:「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源)
- 释义 义参「噤若寒蝉」。见「噤若寒蝉」条。典源此处所列为「噤若寒蝉」之典源,提供参考。 《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杜密》后密去官还家,每谒守令,多所陈托。同郡刘胜,亦自蜀郡告归乡里,闭门埽轨,无所干及。太守王昱谓密1>曰:「刘季陵2>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密知昱激3>己,对曰:「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4>,自同寒蝉,此罪人也。今志义力行之贤而密达之,违道失节之士而密纠之,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不亦万分之一乎?」昱惭服,待之弥厚。 (1) 密:杜密,字周甫,东汉颍川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北海相,后去官还家。桓帝时拜尚书令,转太仆,以党事免。后复为太仆,坐党事被责问,自杀。(2) 刘季陵:即刘胜,东汉人,生卒年不详。(3) 激:激励。(4) 隐情惜己:隐瞒实情,以保全自身。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噤若寒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寒冷季节时,听不到蝉叫声,所以古人用「寒蝉」来比喻不说话。据《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杜密》载,东汉时杜密是一个正直敢言的人,他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杜密去官回乡后,对政事仍十分关心,常向太守推举贤人,揭露恶行。当时有位与杜密同乡的高官刘胜,也辞官还乡。刘胜为人明哲保身,不问政事。有一天,太守王昱对杜密称赞刘胜是个不过问时政的清高之士。杜密知道太守是嫌他爱管闲事,激励他向刘胜学习,就说:「刘胜曾任大夫,现在退休了,每天仍接见不少重要人士,理当多关心政事。可是他知道有贤能的人,却不往上举荐;知道不好的事,也不肯向上通报。为了保全自己,像寒蝉似的不声不响,这是国家的大罪人啊!而我见到有志于正义、尽力行善的贤者就向您推荐,见到违背正道、丧失节操的人就向您纠举,使您赏罚得宜,英名远扬,报知遇于万一,实在不是我想多事啊!」太守听了杜密的话,对杜密又敬佩又惭愧,就待杜密更好了。后来「噤若寒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敢说话。书证
拆词解释
自:◎自 zì 〈名〉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nose]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
同:◎同 (1)衕 tòng (2)——见“胡同” hútòng (3)另见 tóng◎同 tóng 〈动〉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converge]...
寒:◎寒 hán 〈形〉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
蝉:◎蝉 蟬 chán 〈名〉 (1)(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2)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cicada] 蝉,以旁鸣者。——《说文》。按,尔雅谓之蜩...
自同寒蝉同音词
- 自发辐射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自发地向低能态跃迁的辐射过程。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hν=e2-e1。其中e2、e1分别为原子处于激发态和低能态时的能量...
- 自制力
◎ 自制力 zìzhìlì[discipline] 自我克制的能力她有非凡的自制力
- 自屏
1. 自摒;把自己屏弃。《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贾 有汤鑊之罪,请自屏於胡貉之地,惟君死生之。” 唐 颜真卿 《论百官论事疏》:“今陛下...
- 自叙
见“ 自序 ”。
- 悬同
遥相符合。 唐 张九龄 《贺盖嘉运破贼状》:“皆是圣略所定,万里悬同, 尚客 所言,合符前旨。”
- 视同秦越
先秦 时 秦 越 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视同秦越”。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谢苍穹天禄未...
- 大同境域
古代儒家宣扬的“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也指共产主义社会。
- 率同
一同,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