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墨义的意思
墨义
词语墨义
拼音mò yì
墨义基本意思
墨义意思精修版
- 唐 以后,科举考试时令士子笔答经义,谓之“墨义”。《旧唐书·宪宗纪上》:“壬申,礼部举人,罢试口义,试墨义十条,五经通五,明经通六,即放进士。”《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免贴经,只试墨义二十道,皆以经中正文大义为问题。”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取士上》:“ 唐 进士试诗赋,明经试墨义。所谓墨义者,每经问义十道,五道全写疏,五道全写註。”
- 墨义为唐、宋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即由应试举子以书写对答经义;若以口试行之,则称为口义。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为及格。玄宗后,停试口义,复试墨义十道,须通过六条始为合格。 宋初仍因唐法,据[宋史·选举志],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至于诸科帖经、墨义则为主要方式,如九经科,帖书一百二十帖,对墨义六十条。由于帖书、墨义,只能观士子记诵,故宋贱明经科。直至仁宗庆历四年(1044),进行学校科举改革,始罢帖经、墨义(参见「庆历学制而革」)。--作者:周愚文
- 唐朝明经科考试,规定考生以笔墨作答,阐述义理,称为「墨义」。《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自唐以来,所谓明经,不过帖书、墨义,观其记诵而已。」
拆词解释
墨:◎墨 mò 〈名〉 (1)(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同本义 [Chinese ink,sumi] 墨,书墨也。——《说文》 舐笔和墨。——《...
义:◎义 義 yì 〈名〉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justice;righteous;just] 义固不杀人...
墨义相关词语
- 墨汁未干
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 墨晕
1. 牡丹的一种。花色深紫近黑。 清 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卷八:“又尝见 斌笠畊 太僕藏 江纬 画内园牡丹二册……紫者有玛瑙盘、墨晕、紫贝...
- 墨绖从戎
亦作“ 墨縗从戎 ”。古代居丧,在家守制,丧服用白色;如有战事须任军职者,则服黑以代,谓之“墨絰从戎”。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旧制:...
- 墨斗鱼
◎ 墨斗鱼 mòdǒuyú[inkfish;cuttlefish] 乌贼的通称
- 谈义
谈论义理。《南齐书·柳世隆传》:“ 世隆 少立功名,晚专以谈义自业。”《南史·张裕传》:“ 镜 少与光禄大夫 颜延之 邻居, 颜 谈义饮酒,...
- 守义
1. 犹守节,守贞。《诗·鄘风·柏舟序》:“ 卫 世子 共伯 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 孔颖达 疏:“夫死不嫁,是夫妻之...
- 六义附庸
谓赋。古人认为赋这种文体乃《诗经》“六义”中“赋”的流衍,故以“附庸”相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受命於诗人,拓...
- 论义
论说义理。 南朝 梁 萧子显 《御讲<摩诃般若经>序》:“又外国诸僧所论义者,不必开所立之义,直是素有心疑,止来求决。” 唐 道宣 《续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