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红联
红联汉语词典
输入词语或其拼音即可,例如 词语ciyu

理学的意思

理学

词语理学

相关汉字 li xue

拼音lǐ xué 

理学基本意思

◎ 理学 lǐxué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

理学意思精修版

  • 1. 宋 明 儒家 周敦颐 、 邵雍 、 张载 、 程颢 、 程颐 、 朱熹 、 陆九渊 、 王守仁 等的哲学思想。 宋 儒致力阐释义理,兼谈性命,认定“理”先天地而存在。 明 儒则断言“心”是宇宙万物的根源。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理度议谥》:“ 理宗 未祔,议諡……遂拟曰‘理’。盖以圣性崇尚理学,而天下道理最大,於是人无间言。” 元 刘将孙 《题阁皂山<凌云集>》:“近世 周益公 之辞藻, 朱文公 之理学, 杨诚斋 之风节,与人交皆不数数,独为 阁皁 笔墨,先后辉映,其缠绵倾倒如此。”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下官 程颐 ,别号 伊川 ……自惭理学名儒。”2. 教学上理科的旧称。
  • ◎ 理学 lǐxué[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
  •   理学之兴,可以说是衰落已久的儒学之复兴。但理学系于北宋初期始勃然兴起,而儒学之复兴运动则在隋唐已见萌芽;首先有此觉醒者,是后来称为文中子的王通。唯王通逝世过早,因此他仅对孔子思想加以绍述及鼓吹,而当时佛学思想正方兴未艾,所以他的努力并没有达到他的理想。  真正为宋明理学之先驱者,当推韩愈;其理由约有下列三点:  1.孟子与荀子本为同列诸子之儒家,周、秦之际,儒家中孟、荀二派并峙;汉兴以来,则荀学为盛,除扬雄对孟子有相当之推崇外,未有特崇之者。韩愈独以孟子得孔子之正传,其学醇乎儒,非大醇小疵的荀子所可同日语。韩愈一倡,此说大行;宋儒极力推崇孟子,实自韩愈启之。  2.〔大学〕本为〔礼记〕中之一篇,自汉至唐,未有重视之者,韩愈独取其「明明德」、「正心」、「诚意」之说,表而出之,指出:「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韩愈此处系指佛老及儒者均欲治心,但儒者之治心是入世的,而佛老之治心为出世的。用意不同,结果自异;迨至宋明,〔大学〕遂与〔孟子〕同为理学家崇奉之重要经典。  3.韩愈以儒道自任,又为「道统」之说,指出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间,有一个薪烬火传、百变不离其宗的共同精神;此种内圣外王、修己以安人之传统精神,正是中国所赖以立的国魂,即所谓的「道统」。「道统」之说经韩愈提倡,遂为宋代理学家所乐道;而「道学」一词,更成为宋、明儒学之别名。  韩愈的学生李翶,作〔复性书〕,把「复性」作为贤人学为圣人之修养方法。所谓「复性」,在尽其性使返于本然之明;其说与北宋四子之性说,颇多契合。李翶一方面在方法上吸收佛学的精华,一方面在根本思想上强调儒家的道统;在表面上是一种调和,实际上却是借调和以扬弃佛学之流弊,增加儒学的血轮。这也是以后宋、明理学家所走的道路。  韩愈、李翶都特别推崇四书,想在四书中体会六经的根本精神,很明显地已成为理学之先驱。  理学亦称「道学」,〔宋史〕中把理学家都归入道学传。自宋至清,理学中程、朱(程颢、程颐、朱熹)一派成为正统的官方思想。北宋的理学家,有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南宋朱熹更综合各家学说集其大成,形成理学的正统理论。至南宋的陆象山,与明代的王阳明,称为陆王派,或是理学的一支,但一般人把他们另归入「心学」系统。  张载把人与天地同体共性的本然之性,叫做「天地之性」,把气聚而成形,成为人之后所形成的气名为「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至善的,气质之性则是有善与不善的。他认为「天地之性」要依赖「气质之性」才能发挥作用,如气质有偏,则将妨碍「天地之性」之发展。故教育的作用在变化气质,使气质之性受命于「天地之性」,而能「顺性命之理」,防止「灭理穷欲」。  朱熹则将程颐「性即理」的思想与张载的「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思想加以融贯。把张载的「天地之性」改为「天命之性」,也就是「义理之性」;认为「天命之性」就是「理」,亦即是「天理」。  人人自觉应服从「天理」,不可以违背「天理」,归结到朱子所谓的「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教育的目的即在「革尽人欲,复归天理」。  理学家认为实现「天理」,是靠人的高度自觉心;使每个人先天的「善性」,在日常生活中充分体现与自觉完成。能「尽性顺命」,达到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理学家认为「慎独精察」、「主敬存养」是做人的基本工夫,「变化气质」、「存天理,去人欲」是教育的基本目的。  理学家讲究气节与操守,提倡「持志」、「养气」、「舍生取义」,强调道德的责任感与历史的使命感。宋、元、明三代均为理学的昌明时代,对当时的士大夫和后世的知识分子,有深远的影响。--作者:程运
  • 性理之学。宋代儒家学者以传道为使命,注重阐释经义,兼谈性命,并转化禅、道思想精华和修养方式所产生的学派。元代时衰落,明朝又再度兴起。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学说,并发扬光大。但后来只知言心言性,而欠缺实践,流于空谈。 【造句】宋代兴盛的书院制度有助于士人钻研发扬理学。 △道学、性理学、宋学
  • 性理之学。宋儒释经,以传道自命,重疏义理,兼谈性命,为与禅学、道教相结合所产生的学派。理学衰于元,而复兴于明。王守仁承继陆九渊之学而光大之,但其后只知言心言性,而疏于力行,流于空谈。也称为「道学」、「性理学」、「宋学」。

拆词解释

:

◎理 lǐ 〈动〉 (1)(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同本义 [carve and polish]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 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

:

◎学 壆、斈 xué 〈动〉 (1)(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同本义 [study;learn] 学,识也。——...

使用场景

  •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 心理学与读心术
  • 上海大学理学院
  • 应用心理学硕士
  •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
  • 国际护理学杂志
  •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 北京华夏管理学院
  • 社会心理学理论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 自考管理学原理
  •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 教育心理学试题
  • 山东工商管理学院
  • 湖北经济管理学院
  • 犯罪心理学美剧
  • 人力资源管理学习网
  • 管理学基础试题
  •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汉字组词理的组词 学的组词

理学同音词利穴力学梨雪礼学力学力学 立雪里学立学沥血理雪历学隶学

理学相关词语
  • 理兵

    治军,统领军队。《史记·天官书》:“荧惑为孛,外则理兵,内则理政。”《后汉书·窦宪传》:“﹝ 竇宪 ﹞乃与执金吾 耿秉 ,述职巡御,理兵於 ...

  • 理色

    1. 道理、颜色。犹言道义和面子。《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 李善 注:“理,...

  • 理平

    犹治平,升平。 唐 白居易 《批百僚贺御撰屏风表》:“朕烈祖 太宗 ,以古为镜,用辅明圣,实臻理平。”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

  • 理寃摘伏

    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 遵学

    遵从并学习。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达罗毗荼国》:“伽蓝百餘所,僧徒万餘人,皆遵学上座部法。”

  • 隐学

    1. 隐居读书。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潍水》:“﹝ 逄萌 ﹞在 不其山 隐学, 明帝 安车徵 萌 ,以佯狂免。”2. 隐居的学者。《晋书...

  • 医学心理学

    研究人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1852年德国医学家洛采发表的《医学心理学》是第一部医学心理学专著。它的研究内容有心理因素在...

  • 莘莘学子

    莘莘:众多的样子。指众多的学生。

推荐
如果觉得 汉语词典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