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口柔的意思
口柔
词语口柔
拼音kǒu róu
口柔基本意思
口柔意思精修版
- 以言语媚人;奉承。《尔雅·释训》:“籧篨,口柔也。” 郭璞 注:“籧篨之疾,不能俯,口柔之人,视人颜色,常亦不伏,因以名云。”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籧篨,巧言好辞,以口饶人,是谓‘口柔’。” 南朝 陈后主 《太建十四年诏》:“而口柔之辞,儻闻於在位;腹诽之意,或隐於具僚。”
拆词解释
口:◎口 kǒu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mouth]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
柔:◎柔 róu 〈形〉 (1)(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2)同本义 [supple;soft] 柔,木曲直也。——《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 荏染柔木。——《诗...
口柔同音词
口柔相关词语
- 口语体
指白话文体。《朱自清文集·自序》:“《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拟原书的口语体,可惜不大像。” 王古鲁 《话本的性质和体裁》:“它(指话...
- 口传心授
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明 解缙 《春雨杂述·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这刀法,枪法,弹弓...
- 口出大言
说大话。形容说话狂妄。
- 口案
口头判决书。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口案》:“ 张九龄 累歷刑狱之司,无所不察。每有公事,赴本司行勘,胥吏辈未敢讯劾,先取则於 九龄...
- 依柔乞煞
形容柔弱无力。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折:“他三个……依柔乞煞手脚滴羞篤速战。”
- 酸柔
谓悲伤同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 宾娘 闻之,宛转娇啼……而睹其愁颜戚容,使人肺腑酸柔。”
- 便柔
阿谀柔顺。《新唐书·崔损传》:“ 建中 后,宰相无久任者, 损 以便柔逊愿中帝意,乃留八年。” 清 黄遵宪 《和周朗山见赠之作》诗:“习为谐...
- 慈柔
仁慈温和。 宋 司马光 《故处士赠都官郎中司马君行状》:“夫人为人慈柔勤俭,中外宗族咸慕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