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节的意思
和节
词语和节
拼音hé jié
和节基本意思
和节意思精修版
- 1. 协调;合适。《荀子·修身》:“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 王先谦 集解:“和节,犹和适也。” 汉 焦赣 《易林·涣之乾》:“弃古退思,失其和节。”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维匡调娱,不失其正,中於和节,不为声章。”2. 犹调节。《淮南子·本经训》:“夫人相乐,无所发貺,故圣人为之作乐,以和节之。”3. 温和的节令。 汉 陈琳 《神女赋》:“感仲春之和节,叹鸣雁之嗈嗈。” 汉 应瑒 《杨柳赋》:“赴阳春之和节,植纤柳以承凉。”
拆词解释
和:◎和 hè 〈动〉 (1)应和;跟着唱 [join in (the singing)] 荆轲和而歌。——《战国策·燕策》 拊石而和之。——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当哭相和也。——清·林觉民《与...
节:◎节 節 jié 〈名〉 (1)(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knot;joint] 節,竹约也。——《说文》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譬如破竹...
- 和敏
谦和慧敏。 唐 韩愈 《荐樊宗师状》:“谨洁和敏,持身甚苦;遇物仁恕,有材有识。” 唐 韦瓘 《宣州南陵县大农陂记》:“自非肃亷和敏,措动守...
- 和简
宽和简约。《晋书·外戚传·王蕴》:“﹝ 藴 ﹞以和简为百姓所悦。”《南史·江夷传》:“ 夷 美风仪,善举止,歷任以和简著称。”
- 和南
佛教语。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南朝 梁 沉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皇太子某稽首和南,十方诸佛,一切贤圣。” 唐 白居易 《六赞偈·...
- 和神国
传说中的国名。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古元之》:“此 和神国 也,虽非神仙,风俗不恶。”
- 易节
1. 季节变换。《列子·汤问》:“邻人 京城氏 之孀妻,有遗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 改变气节操守。 汉 蔡邕 《辞郡...
- 霜节
1. 指竹。 唐 白居易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诗:“久持霜节苦,新託露根难。” 宋 苏轼 《谷林堂》诗:“穉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2. ...
- 管节
古代使者所持的一种符节,用竹制成。《周礼·秋官·小行人》:“都鄙用管节。” 郑玄 注:“管节,如今之竹使符也。” 孙诒让 正义:“云‘管节如...
- 嘉节
美好的节日。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表》:“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