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胡旋舞的意思
胡旋舞
词语胡旋舞
拼音hú xuán wǔ
胡旋舞基本意思
胡旋舞意思精修版
- 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 中亚 的 康国 , 唐 时传入,以各种旋转动作为主。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俳优》:“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於一小圆毬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於毬子上,其妙如此也。”《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胡旋舞,舞者立毬上,旋转如风。” 唐 白居易 《胡旋女》诗:“弦鼓一声双袖举,迴雪飘颻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一折:“宴罢归来胡旋舞,丹青写入画图看。” 清 赵翼 《儿辈为余暖寿》诗:“惊掌临风胡旋舞,返腰贴地倒剌身。”
- 舞名。唐代着名健舞(唐代表演性舞蹈中的一种)。原为中亚民间舞蹈。唐有胡旋女,出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唐属安西都护府管辖)之说。以各种急剧多圈旋转动作为主,故名。最初女子舞居多,或独舞,或二人舞,后亦有男舞者。舞《胡旋》。唐白居易《胡旋女》诗:「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之疲,千匝万周舞己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元稹《胡旋女》诗:「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可见舞姿之轻盈,旋转之急速,技巧之高难。据唐代杜佑《通典.乐六》载,康国乐(俗称《胡旋舞》舞者服饰奇特,「舞二人,俳袄,锦袖,绿绫浑裆裤,赤皮靴,白帑」。音乐伴奏用「笛鼓二、正鼓一、小鼓一、和鼓一、铜钹二」。此舞风靡长安达五十年之久,朝野俱盛。白居易诗云:「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除舞伎胡旋女外,皇室贵族高官成员如杨贵妃、安禄山等均是跳《胡旋舞》的能手。该舞活泼明快,具有西域游牧民族豪放健朗的风格。今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乌孜别克等族的民间舞蹈仍保留其急速多圈旋转的特点。--作者:王克芬
- 一种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源自康居国,唐时传入中国。以各种旋转动作为主。也称为「旋胡」。
拆词解释
胡:◎胡 hú 〈名〉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wattle] 胡,牛顄垂也。——《说文》。徐锴曰:“牛颔下垂皮也。” 狼跋其胡。——《诗·豳风·狼...
旋:◎旋 鏇 xuàn 〈名〉 (1)圆炉 [round stove]。如:旋锅儿(烧水的锅) (2)转轴 [spin axis] 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唐·杜甫《画鹰》 (3)温酒器。通称“旋子”...
舞:◎舞 wǔ 〈名〉 (1)(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2)同本义 [dance] 舞,动其容也。——《礼记·乐记》 乐容曰舞——蔡邕《月令章句》 (...
胡旋舞同音词
胡旋舞相关词语
- 胡子拉碴
◎ 胡子拉碴 húzilāchā[a stubbly beard]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胡袋
某些鸟类颔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鵚鹙》:“其嗉下亦有胡袋,如鵜鶘状。”
- 胡麻
◎ 胡麻 húmá(1) [sesame]∶即“芝麻”。东印度群岛的一种一年生、直立草本...
- 胡老
胡耇。元老。《后汉书·蔡邕传》:“胡老慠然而笑。” 李贤 注:“《左传》 宋 司马 子鱼 曰:‘虽及胡耇,获即取之。’ 杜预 注曰:‘胡耇,...
- 掩旋
◎ 掩旋 yǎnxuán[pillbox of gastropod] 生物学名词略称,螺壳类的掩体和旋纹掩旋尚多。&mdash...
- 斡旋
◎ 斡旋 wòxuán(1) [mediate;use one\'s good office to]∶调解周旋从...
- 凯旋而归
打仗得胜后返回。
- 漂旋
水流的漩涡。 唐 李贺 《昌谷》诗:“漂旋弄天影,枯檜挐云臂。” 王琦 汇解:“旋当作漩,回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