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伏愆的意思
伏愆
词语伏愆
拼音fú qiān
伏愆基本意思
伏愆意思精修版
- 认罪。 汉 刘向 《列女传·珠崖二义》:“ 珠崖夫人 ,甚有母恩,假继相让;维女亦贤,纳珠於关,各自伏愆。二义如此,为世所传。”
- 伏罪。《列女传·节义·珠崖二义传》:「颂曰:『珠崖夫人,甚有母恩,假继相让,维女亦贤,纳珠于关,各有伏愆,二义如此,为世所传。』。」
拆词解释
伏:◎伏 fú 〈动〉 (1)(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同本义 [lie prostrate] 伏,司也。——《说文》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
愆:◎愆 qiān 〈名〉 (1)(形声。从心,衍声。本义:过错;罪过) (2)同本义 [fault;sin] 愆,过也。——《说文》 失所为愆。——《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诗·大雅·假乐》...
伏愆相关词语
- 伏莽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
- 伏枥
亦作“ 伏歷 ”。1.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唐 杜甫 《高都护骢马行》...
- 伏地扣子
谓圈套。《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邓九公 是昨日合老爷搭就了的伏地扣子。”
- 伏罪
◎ 伏罪 fúzuì[admit one\'s guilty] 原指受到应有的惩罚;现指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 尤愆
罪咎。 宋 司马光 《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有如驂之靷,左右随周旋,庶几助 山甫 ,袞职无尤愆。”
- 绳愆
纠正过失。 唐 白居易 《论元稹第三状》:“臣恐 元稹 左降已后,凡在位者,每欲举事,必先以 元稹 为戒,无人肯为陛下当官执法,无人肯为陛下...
- 绳愆纠谬
谓举发过失,纠正错误。《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颖达 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绳谓弹正,纠谓发举,有愆过则弹正...
- 顾愆
谓反省自己的过失。《文选·张衡<东京赋>》:“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 薛综 注:“愆,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