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荡轶的意思
荡轶
词语荡轶
拼音dàng yì
荡轶基本意思
荡轶意思精修版
- 同“ 荡佚 ”。 宋 苏舜钦 《杜谊孝子传》:“所在泯泯,无所取法,率情放俗,荡軼不还。” 明 陈子龙 《<佩月堂诗稿>序》:“若乃荡軼而不失其贞,頽怨而不失其厚……其在志气之间乎?”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近日颇有听鼓儿词,以鬭叶为戏者,风俗荡軼,亟宜戒之。”
拆词解释
荡:◎荡 蕩 dàng 〈动〉 (1)(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同本义 [wash;wash away]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动;摇动;震动 [move;swin...
轶:◎轶 軼 yì 〈动〉 (1)(形声。从车,失声。本义:超车) (2)同本义。引申为超越 [excel] 轶,车相出也。——《说文》。段注:“车之后进突于前也。” 轶云雨于太半。——班固《西都赋》 轶...
荡轶相关词语
- 荡骀
1. 骀荡。悠然自得。《晋书·夏侯湛传》:“雍容艺文,荡駘儒林,志不輟著述之业,口不释《雅》《颂》之音。”2. 骀荡。安详娴雅貌。《乐府诗集...
- 荡散
消失;毁败。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蜀中厚朴》:“ 蜀中 厚朴,若酒后采之,紫色荡散,用輒无力。”《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东京 ...
- 荡析
1. 动荡离散。《书·盘庚下》:“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 晋 氏不纲,关河荡析。”《...
- 荡荡默默
形容心神不宁的样子。
- 超轶绝尘
1. 谓骏马奔驰,出群超众,不着尘埃。《庄子·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卹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軼絶尘,不知其所。” 宋 秦观 《题騕...
- 宕轶
见“ 宕逸 ”。
- 焚轶
见“ 焚逸 ”。
- 跨轶
犹穿越。引申为超过。 宋 陆游 《跋兰亭乐毅论并赵岐王帖》:“某恭闻 太宗皇帝 ,天纵圣学,跨軼百王,万几之餘,尤留神翰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