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符的意思
兵符
词语兵符
拼音bīng fú
兵符基本意思
◎ 兵符 bīngfú
(1) [commander\'s tally]∶古时调遣军队的凭证
嬴闻 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史记·魏公子列传》
(2) [book on the art of War]∶兵书
天遣玄女下,受 黄帝兵符,伏 蚩尤。——《史记·五帝本纪》
兵符意思精修版
- 1. 古代调兵遣将用的一种凭证。《史记·魏公子列传》:“ 嬴(侯嬴 )闻 晋鄙 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 如姬 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唐 刘禹锡 《汴州刺史厅壁记》:“ 长庆 四年,詔书命 河南 尹 敦煌 令狐公 来莅来刺,锡之介圭、使印、兵符。”京剧《取南郡》第十四场:“如此 南郡 城池兵符印信,一并交与先生掌管,本帅带兵出城助战去也。”2. 借指兵权。《南史·刘峻传》:“ 敬通 当 更始 世,手握兵符,跃马肉食。” 清 洪楝园 《后南柯·立约》:“手握兵符自主张。”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忠浩 颇负 湘 望,既握兵符,隐以 曾国藩 平 洪 杨 自命,反对革命最力。”3. 兵书,兵法。 唐 李峤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诗:“絳宫韜将略, 黄石 寝兵符。”
- ◎ 兵符 bīngfú(1) [commander's tally]∶古时调遣军队的凭证嬴闻 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史记·魏公子列传》(2) [book on the art of War]∶兵书天遣玄女下,受 黄帝兵符,伏 蚩尤。——《史记·五帝本纪》
- 古代掌管军队或用兵的符信。 【造句】战国时候,魏国信陵君曾偷魏王的兵符,调动军队去救赵国的危难。 ◎
- 古代武将发布命令的信符。《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三国演义.第五回》:「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绍登坛。」兵书。
拆词解释
兵:◎兵 bīng 〈名〉 (1)(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同本义 [arm;weapon] 兵,械也...
符:◎符 fú 〈名〉 (1)(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 (2)符信 [tally] 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 兵出无名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亦泛指行事无正当理由。同“师出无名”
- 兵谏
◎ 兵谏 bīngjiàn[armed remonstrance] 以武力胁迫的办法向当权者进谏
- 兵将
1. 士卒的将帅。《战国策·楚策四》:“ 李园 不治国,王之舅也。不为兵将,而阴养死士之日久矣。” 宋 秦观 《鲜于子骏行状》:“西方议用兵...
- 兵律
军队的法规、纪律。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军国是赖,戎幕允归。”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崔...
- 召符
犹调令。古代上级征调下级的凭证。符,符节、符信。《新唐书·李夷简传》:“ 翼 驰及 潼关 ,果得召符。”《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 行...
- 圆符
圆形兵符。《元史·兵志四》:“遇军务之急,则又以金字圆符为信,银字者次之。”参见“ 兵符 ”。
- 黄符
1. 诏敕。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蒙恩主崇禧再用前韵》词:“主判 茅君洞 。有檐间、查查喜鹊,晓来传送。几度黄符披戴了,此度君恩越重。” ...
- 蠲符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