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的意思
三昧
词语三昧
拼音sān mèi
三昧基本意思
◎ 三昧 sānmèi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三昧意思精修版
- 1. 佛教语。梵文音译。又译“三摩地”。意译为“正定”。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大智度论》卷七:“何等为三昧?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晋 慧远 《念佛三昧诗集序》:“夫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 宋 叶适 《法明寺教藏序》:“﹝ 妙真 、 普济 ﹞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以旌 昶 之绩而嗣 忠 之业於无穷,志甚远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2. 奥妙;诀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长沙 僧 怀素 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 王荆公 得此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听你説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秦牧 《艺海拾贝·数字与诗》:“我觉得 唐 、 宋 许多诗人,都是深懂此中三昧的。”3. 指三昧真火。《封神演义》第八回:“ 太一真人 动了心中三昧, 毘芦仙 亦显神通。”
- ◎ 三昧 sānmèi[(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深得其中三昧
- 要诀、窍门。 【造句】经过老师以自己的诗详细解说之后,我们深深体会作诗的个中三昧。
- 佛教谓修行者将心集中在一点的状况。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无散乱或静止的境界相似。 【造句】三昧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每一个修行者莫不想要提升到这个境界。 △三摩地、三摩帝、三摩提
- 佛教谓修行者将心集中在一点的状况。为胡语音译。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无散乱或静止的境界相似。《成实论.卷一二》:「今当论三昧。问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处是三昧相。』」也作「三摩地」、「三摩帝」、「三摩提」。诀要、窍门。《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纯传》:「之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拆词解释
三:◎三 sān 〈数〉 (1)(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同本义 [three]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
昧:◎昧 mèi 〈形〉 (1)(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2)同本义 [obscure] 昧,冥也。——《广雅·释诂四》 时甲子昧爽。——《书·牧誓》 日昧昧其将暮。——《...
三昧同音词散没
- 三不留
俗称蚕老结茧、人老去世、女大出嫁为三种不可挽回之事,叫做“三不留”。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 王林 云]:‘哥,是那三不留?’...
- 三死
1. 三种死罪。《左传·哀公十五年》:“三死无与。” 杜预 注:“三死,死罪三。”2. 指非命而致死的三种原因。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 三酿五齐
泛指醇酒。 清 钱谦益 《<陈鸿节诗集>序》:“譬之於酒,縹清醇酎,三酿五齐,非糟醨之属也。”参见“ 五齐 ”。
- 三年之畜
古指国家必备的三年的储积。《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 质昧
谓暗昧。《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或谓且天为质闇,示珍符固不可辞” 唐 颜师古 注:“言天道质昧,以符瑞见意,不可辞让也。”
- 黯昧
暧昧;不明白。《明史·何乔新传》:“ 乔新 始终全节,中间祗以受亲故餽遗之嫌,勒令致仕,进退黯昧,诚为可惜。”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不符》...
- 乖昧
错乱不明。《宋书·武帝纪中》:“旧章乖昧,事役频苦,童耄夺养,老稚服戎。”
- 曚昧
昏暗模糊。《晋书·纪瞻传》:“太极者,盖谓混沌之时曚昧未分,日月含其辉……天地混其体,圣人藏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