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红联
红联汉语词典
输入词语或其拼音即可,例如 词语ciyu

忠恕的意思

忠恕

词语忠恕

相关汉字 zhong shu

拼音zhōng shù 

忠恕基本意思

忠恕意思精修版

  • 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朱熹 集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汉书·章帝纪》:“体之以忠恕,文之以礼乐。”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赵高李斯》:“夫以忠恕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则上易知而下易达,虽有卖国之姦,无所投其隙,仓卒之变,无自发焉。”《镜花缘》第十一回:“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説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
  •   「忠恕」一词,首见于〔论语·里仁篇〕所记曾子之言,其原文是:「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中庸〕第十三章,记载孔子的话:「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解释:「忠者,内尽于心;恕者,外不欺物。恕,忖也;忖度其义于人。」邢昺在〔论语疏〕中指出:「忠,谓尽中心也;恕,谓忖己度物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真德秀〔真西山集〕中则说:「忠者,尽己之心也。恕者,推己之心以及人也。」  要尽己之心,就要做到「反身而诚」,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离娄下〕亦说:「君子必自反也。」忠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我们对人是否有诚意的表现。  要推己及人,就要做到「曲能有诚」,这个「曲」是由私念造成的,此一私念,是根之于心的,是「内在」的。例如孝是基于人情之私而生的。人都会先孝顺自己的父母,但想到别人也会私爱父母,所以要提高孝的意义和价值,必须推己之孝心以及人。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亲亲而仁民,由仁民而爱物。经过了「推」的工夫,才能把内圣转为外王。所以〔孟子·梁惠王上〕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曾子用忠恕来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孔子的道,既然是 「一以贯之」的,当然应该把天道人道都包括在内。以此推之,则曾子所说的忠恕,应该可以把天人之道,一以贯之的。因此程伊川说:「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此与违道异者 ,动以天尔。」又说:「『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又说:「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吾道一以贯之,唯曾子为能达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门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犹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以谓忠恕违道不远,斯乃下学上达之义。」  忠恕是人生哲学方面的两个重要德目,而程子把忠解作无妄的天道,恕解作行乎忠的人道,推而言之,「忠」相当于天之道的「诚者」,「恕」相当于人之道的「诚之者」,这样,忠恕便将天人之道一以贯之了。  伊川更将〔中庸〕里「忠恕违道不远」一语连起来解释,认为曾子所讲的忠恕,是「动以天尔」,而〔中庸〕所说的忠恕,是「下学上达」。也就是说,前面所讲的忠恕,是从本源处来讲的,后面所讲的忠恕,是就工夫处来讲的。其实工夫紧扣于本体,因此下学就能上达。在德目上,虽分忠恕二者,但实践起来,则是一贯的,是天人合一的。因此,忠恕二德目都具有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运作;忠恕二者都是实践「诚」的最重要德目。  又〔中庸〕指出:「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朱子对此的解释是「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利行以下之事也。」  就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圣人之境界,难免人欲之私,所以必须戒慎恐惧,择善固执,使喜怒哀乐之情,均合乎礼,最后修养工夫纯熟,而能自然中节。  圣人与一般人,虽有「不勉而中」及「择善固执」的不同,但都合乎「率性之谓道」的道,也都离不开「诚」。〔中庸〕中所讲的率性、慎独、致中和,最后都归结于「诚」,忠恕最后亦归结于 「诚」。〔中庸〕「始言一理」,然后「散为万事」,「散为万事」后,「未复合为一理」,即归结于「诚」,无论宗教、政治、伦理,都可用「忠恕」来一以贯之,用「诚」来「一以贯之」。  「忠恕」不仅是对人的德行,而且是处事的准则。〔大戴礼记〕说:「夫闻一以知十,举一隅而三隅反,恕之事也。周以察物,举以徵符,而辨其骨里者,忠之事也。」「忠恕」是「下学而上达」的品德。如果把忠恕的涵义作深一层的分析,忠向内提升便可臻于至诚,恕向外推广便可拓为大公,昇华到一个新的精神境界。  忠、恕二者彼此贯通,其动机与目的俱为「爱人」、「敬人」,都须有对人如己的同情心。〔孟子·尽心上〕也说:「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言人只要能做到忠恕就算是符合所谓圣人之道。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忠恕是仁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是「能近取譬」的实践仁的方法。不过在后世的封建社会中,忠恕的伦理范畴由尽己待人逐渐演变而竟囿限于政治上臣民绝对忠顺君主的道德义务,甚至有所谓帝王要臣民就死亦不得拒绝的「愚忠」行为,洵非孔孟原来之意旨。--作者:程运
  • 竭尽心力并推己及人,为人设想。 【造句】忠恕就是自爱和爱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德。
  • 竭尽心力并推己及人。《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拆词解释

:

◎忠 zhōng 〈形〉 (1)(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同本义 [devoted;honest;loyal]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

:

◎恕 shù 〈名〉 (1)(形声。从心,如声。本义:恕道,体谅)同本义 [kind-heartedness] 恕,仁也。——《说文》 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 以心度物曰恕。——《声类》 ...

汉字组词忠的组词 恕的组词

忠恕同音词众庶种树众数中书众书柊树中暑中数中暑重戍中叔中枢中熟中署中孰仲舒仲叔

忠恕相关词语
  • 忠梗

    见“ 忠鯁 ”。

  • 忠和

    忠实谦和。《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贾公彦 疏:“‘中’下从‘心’,谓言出於心...

  • 忠武

    忠义勇猛。 三国 魏 曹操 《表论田畴功》:“文雅优备,忠武又著,和於抚下,慎於事上。”

  • 忠心贯日

    见“ 忠贯日月 ”。

  • 宥恕

    赦免;宽恕。 宋 王珪 《仁宗皇帝加上徽号册文》:“尔乃简拔俊贤,放远邪佞,宥恕刑狱,怀保鰥寡,赏不徇所私,罚必当於理。” 清 蒲松龄 《聊...

  • 推恕

    推恩宽恕。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二:“公门少推恕,鞭扑恣狼籍。”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伏希閔其至诚,而少加推恕。”

  • 怜恕

    哀怜宽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董生》:“ 董 益惧,战栗哀求,愿仙人怜恕。”

  • 仁恕

    仁爱宽容。《汉书·叙传上》:“宽明而仁恕。”《世说新语·政事》“ 山遐 去 东阳 ” 刘孝标 注引《江惇传》:“ 惇 隐 东阳 ,以仁恕怀物...

推荐
如果觉得 汉语词典 不错,请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