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史传的意思
史传
词语史传
拼音shǐ chuán
史传基本意思
史传意思精修版
- 史册;历史。《晋书·郑方传》:“博涉史传。”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歷代史传,无不贯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关帝 祠中,皆塑 周将军 ,其名则不见於史传。” 阿英 《方志敏同志早年写的小说》:“研究他的史传和文学生活,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 〔史传〕是刘勰所着〔文心雕龙〕第十六篇的标题,就着先秦、两汉、魏晋的史书,加以论述,认为编写史书,要以「依经」、「附圣」、「按实」为原则;把「传」和「史」合并起来,重在以「传」(音ㄓㄨㄢˋ)为「阐明经义」的解释,而不是指「古书」(传的另一义是「古书曰传」,如荀子中即有多处出现「传日」的字样。)因在刘勰文中极赞〔左传〕(春秋左氏传)传述春秋的微言大义,以解释孔子〔春秋〕的「经旨」,使「史」和「传」合并在一起。 〔史传〕一篇文字,从远古事迹须靠史书来了解开始,说在黄帝时以有仓韵为史官;据〔礼记.曲礼〕载,古代帝王左右有专门记录的人员,左史记事,右史记言;记言的成为〔尚书〕,记事的即是〔春秋〕。(据说东周时各国都有春秋,但已失传,唯鲁之春秋经孔子传流下来。)孔子所修的〔春秋〕,文字简单,左丘明与孔子同时,明白孔子言辞中所含的意义,传述下来,创立了「传体」,是极大的贡献。 文中评述历来的史书说:见于〔尚书〕的是尧舜的「典谟」、殷夏的「诰誓」。周朝侯国各有「国史」;及周室衰微,孔子就鲁史而修〔春秋〕,得左丘明之「传」而阐明事件的始末和孔子的「深意」,所以〔左传〕在史书中是贡献最多的。 战国时期,各国的纪录简策未经编年,即今所见之〔战国策〕。汉朝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出自史官,司马迁着〔史记〕,把〔尚书〕的「典」和〔春秋〕的「经」改称为「纪」,「本纪」记叙帝王的事,「世家」记叙诸侯的事,「列传」记叙重要人物;记述典章制度的称「书」,大事和封爵年代的称「表」,归类次序明白,记录详实;但也不免有违反经典,体例不当之处。 班固的〔汉书〕,「十志」完备,「赞」和「序」宏富质朴而文雅,条理井然。汉末三国时期的史书,以陈寿的〔三国志〕内容明晰,有人以为可以媲美〔史记〕和〔汉书〕。晋代编写史书的称为着作郎,有陆机、王韶和干宝的〔晋纪〕,以后者较为精审正确。 于是刘勰申论说,编撰史书,需要贯通诸子百家的着作思想,涵盖千载的盛衰变化,以历代兴亡为后世殷监,传流不绝;所以立义选言,必须依照「经典」来树立原则;必须依照「圣人的言论」来做勤勉奖励或警惕贬斥的依据;然后才能做到叙述详实,评论正确,即是「按实」的原则。但是编撰史书,也有困难之处,如距离撰写年代太远的事件,不易周密;事件太多的,不免疏漏;如果撰写工作由多人合作,又难免有重复或偏一之处,不易权衡得当。这些困难造成的弊病,如公羊高(〔公羊传〕作者)所说:「传说不一」,而世俗又爱好「奇闻」,不顾「实理」,传说夸大其辞,偏重不合常规的说法,穿凿附会,以「独家」所言标榜,以致歪曲事实,扰乱视听。实则史家的任务,是包举一代史实,对天下负有「正言传述」的责任,却又往往受到见仁见智的责难,是一种十分劳苦的工作,所以不能情感用事,以免因文字造成祸害。--作者:贾馥茗
拆词解释
史:◎史 shǐ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2)古官名。职别各异 [histographer;official histori...
传:◎传 傳 zhuàn 〈名〉 (1)驿站所备的车 [post-chaise;stagecoach]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
史传相关词语
- 史翰
有关历史的翰墨文章。《南齐书·臧荣绪传》:“其有史翰,欲令入 天禄 ,甚佳。”
- 史遗
史书中遗漏的事实。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序》:“予以諫议大夫奉朝请,每退食,观 唐 人洎本朝名辈撰著以补史遗者,因纂所闻见继之。”
- 史迁
汉 司马迁 的别称。 司马迁 为太史令、掌修史,故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序》:“ 史迁 之记,详於 秦 汉 ; 班生 之书,...
- 史胥
掌管文书的小吏。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纯出史胥,则语犹质直。”
- 遗传病
1. 指由上代遗传给后代的疾病。 张资平 《约伯之泪》:“我不敢希望你之为我所有,是因为我自知我抱有不治的遗传病。” 巴金 《将军集·父亲买...
- 习传
学习和传承。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又自 周 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 宋 王安石 《和吴御史...
- 口传
◎ 口传 kǒuchuán(1) [tradition]∶把见闻、意见、信仰和习俗通过口说授下去的过程(2) [oral in...
- 三传
传了三次。《左传·昭公三年》:“自 郤称 以别,三传矣。” 杜预 注:“ 郤称 , 晋 大夫,始受 州 ,自是 州 与 温 别,至今传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