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尘的意思
随波逐尘
词语随波逐尘
拼音suí bō zhú chén
随波逐尘基本意思
随波逐尘意思精修版
- 犹言随波逐流。 明 高明 《玉簪记·诳告》:“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
- 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而只是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明.高濂《玉簪记.第二九出》:「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也作「随波逐流」。
-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而只是依从环境、潮流而行动。明˙高濂˙玉簪记˙第二十九出: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亦作随波逐流。
- 释义 义参「随波逐流」。见「随波逐流」条。典源此处所列为「随波逐流」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八四.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1>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1) 凝滞:停滞不动。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随波逐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随波逐流」字面义是顺着水流而行,引申为人顺着环境潮流行事,最早的源头是屈原的〈渔父〉一文。屈原是战国时楚国大夫,后因受谗言被流放至江南,作〈渔父〉一篇以申己志。〈渔父〉使用设问的方式,假托一名江边渔父与屈原对话,用以表达他不愿同流合污的心声。文中写到屈原在被放逐后,披头散发,形容枯槁地在江边行走。有一位渔父看到他,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怎麽落得此地步?」屈原回答:「因为举世皆浊只有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不见容于朝廷,所以被放逐于此。」渔父便问:「自古以来,圣人都能随环境变化调整自己,既然举世皆混浊,何不淈其泥扬其波呢?」「淈」(ㄍㄨˇ)是扰乱而使其混浊之意,「淈其泥扬其波」就是要屈原随着大环境,跟着众人起舞,一起沉沦。《史记.卷八四.屈原列传》也收录这篇文章,同句话则载为「随其流而扬其波」,意思与原意相似。后来「随波逐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人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只依从环境潮流行事。书证
拆词解释
随:◎随 隨 suí 〈动〉 (1)(形声。从辵(chuò)) (2)同本义 [follow] 隨,从也。——《说文》 隨无故也。——《易·杂卦》 隨山刊木循也。——《书·禹贡》 无纵诡隨。——《诗·大雅...
波:◎波 bō 〈名〉 (1)(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同本义 [wave]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
逐:◎逐 zhú 〈动〉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chuò)。本义:追赶) (2)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chase;pursu...
尘:◎尘 塵 chén 〈名〉 (1)(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随波逐尘同音词
- 随踵
犹紧跟。常形容来者之多或来者之快。《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
- 随珠弹雀
《庄子·让王》:“今且有人於此,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后因以“随珠弹雀”比喻处理事情轻...
- 随流
1. 应和合拍。《文选·宋玉<高唐赋>》:“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李善 注:“鸟之哀鸣,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随流者,随鸟类而成曲...
- 随行就市
◎ 随行就市 suíxíng-jiùshì[fluctuate in line wi...
- 曾波
1. 层迭的水波。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 洞庭 秋月生湖心,曾...
- 沿波
1. 顺着水流。亦指顺流而下的水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油水 又东曲,岸北有一土穴径尺,泉流下注,沿波三丈。”参见“ 沿波...
- 桃波
地名。在今 安徽省 贵池县 。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七:“ 桃波 一步地,了了语声间。”
- 凌波军
五代 南唐 中主 李璟 曾令各郡民众在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得胜者赏给银碗,称为打标。后尽收编为水军,号称凌波军。又 南宋 建炎 初,宰相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