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汉语词典
陶艺的意思
陶艺
词语陶艺
拼音táo yì
陶艺基本意思
制作陶器的技艺,也指陶制的艺术品。
陶艺意思精修版
- 制作陶器的技艺,也指陶制的艺术品。
- 陶艺一词出现的时期甚晚,在此之前只有「陶瓷器」一词。今日的「陶艺」泛指陶瓷艺术,为造形艺术之一。 陶艺并不仅指陶器而已,而包括陶瓷器的范围。陶瓷器指主要成分为无机的非金属物质,通常为黏土与其他材料的混合物,并占其组成的大部分。陶艺即指此类物品制作之技艺而言。其制作须先经过成形、乾燥、烧成等程序,使之坚硬耐久。陶瓷坯体上常常施以一层玻璃质的釉药,作为装饰和保护,是其重要特色之一。 陶艺的种类因制作材料与烧成技术之不同而有各种的分类法,但大体可分为陶器(earthenware)和瓷器(porcelain or china),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缸器(stoneware)等三类。 所谓玻化(vitrification)是指一种陶瓷器的特性。当窑内温度够高时,会将陶瓷中的材料烧至熔化,并将其表面孔隙封闭,而形成一种不渗水的性质。玻化的程度决定了孔隙率与吸水率的大小,也是作为判断陶瓷器分类的重要依据。 陶器系以多孔的坯质制成,叩之声音混浊;施釉或无釉,如施釉可不渗水。坯质非玻化,所以孔隙率为中度至高度,陶器与缸器之区分,如烧成品的孔隙率超过百分之五,则为陶器,百分之五以下为缸器。坯体为不透明性,白色或其他颜色。烧成温度为摄氏八○○至一二○○度之间。 瓷器之坯质致密,为已部分玻化或全部玻化,低度(百分之一以下)或零孔隙度。叩之声音清脆,有如金石。坯体为白色,薄层具半透明性,有釉或无釉。通常在摄氏一三○○度以上的高温烧成。在此温度之下,坯与釉构成一牢固的坯(釉层),而赋予瓷器以重要的强度。 缸器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它和瓷器一样,坚硬而密致,坯体已达玻化程度,但无瓷器的透明性,而近似陶器的性质。其孔隙度为百分之五以下,也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有釉或无釉;坯体为白色或其他颜色。通常坯与釉在摄氏一二○○度以上温度烧成。 我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仰韶彩陶、红陶与龙山黑陶以及其他地域的灰陶、白陶等陶器出现。商代已出现釉陶,而真正的瓷器则创制于魏晋时期,而以宋代为其成熟期;元代以后则以彩绘瓷为发展之主流;明清时期的瓷器,则完全达到洁白、细致、半透明等瓷器品质的标准。 陶瓷艺术品一般指日用陶瓷器以及装饰用陶瓷器两大类,其他的陶瓷器,如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工业陶瓷等产品,则不列入陶艺之范畴。日用陶瓷包括餐具、茶具等;装饰陶瓷包括花器、壁饰、摆设物等。这两大类陶瓷器常为陶艺家创作的题材。 陶艺的表现主要在于其造形、釉色和装饰等所呈现的艺术特点。陶瓷在造形上,除了考虑其视觉效果和实用机能之外,材料特性的掌握,是陶艺家的重要考验。现代陶艺在风格上,有和雕塑结合的趋势,使「陶塑」渐为普遍接受的新名词。--作者:陈新上
- 捏陶、铸陶的技艺。 【造句】张小姐的陶艺精湛,作品的水准很高。
- 捏陶、铸陶的技艺。如:「张小姐的陶艺精湛,作品的水准很高。」
拆词解释
陶:◎陶 yáo 〈名〉 (1)通“窑”。窑灶 [kiln] 《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 (2)另见 táo◎陶 táo 〈名〉 (1)(形声。从阜,匋(táo)声,阜,土山。从“...
艺:◎艺 藝 yì 〈动〉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lù),土块;从丮(jí),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同本义...
使用场景
陶艺相关词语
- 陶然自得
自己觉得快意。
- 陶朱
即 陶朱公 。后泛指大富者。《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忘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 猗顿 、 陶朱 、 卜祝 之富,犹失其民人...
- 陶隐
即 陶弘景 。 陶 隐居 句曲山 时,庭院植松,每闻松风,欣然为乐。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宋 范仲淹 《知府孙学士见示五首因以缀篇...
- 陶缸
◎ 陶缸 táogāng[pithos] 古希腊用的大型陶器,口圆而大,用以贮存大量食物(如粮食)或液体(如酒、油),有时用于...
- 授艺
◎ 授艺 shòuyì[pass on technical skills] 传授技艺收徒授艺
- 播艺
播种耕作。 唐 常衮 《扶风郡王马公神道碑铭》:“禾麻菽麦,业於播艺,用之有节。”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鰥寡不恤,游惰不禁,播艺不增...
- 词艺
1. 文词的才艺。 唐 韩愈 《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臣才识浅薄,词艺荒芜,所撰碑文,不能备尽事跡。”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一:“...
- 工艺美术
指工艺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