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联成语大全
五体投地的意思
五体投地
wǔ tǐ tóu dì
五体投地解释精修版
- 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
- 本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仪式,指双膝双肘及头五处着地,佛教徒沿用此礼以敬三宝。后比喻非常钦佩。【造句】大家对他在史学上的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
- 本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仪式,指双膝双肘及头五处着地,佛教徒沿用此礼以敬三宝。《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后比喻非常钦佩。《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安龙媒对你这样的天人,只有五体投地了。」《老残游记.第六回》:「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 06.《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安龙媒对了你这样的天人,只有五体投地了。」
- 05.《聊斋志异.卷七.胡四娘》:「四娘出,颜温霁,问:『大哥人事大忙,万里何暇枉顾?』大郎五体投地,泣述所来。」
- 04.明.屠隆《昙花记.第五二出》:「弟子色身垢秽,根器下凡,何幸蒙大士降临,五体投地,不胜悲仰。」
- 03.《梁书.卷五四.诸夷列传.海南诸国》:「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 01.《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源)
- 释义本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仪式,指双膝双肘及头五处着地,佛教徒沿用以礼敬三宝(佛、法、僧)。※语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后用「五体投地」比喻非常钦佩对方。典源※《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1>,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2>翘伫3>,钦闻示诲4>。(1)已:完毕,完成。(2)倾渴:倾心渴望。(3)翘伫:殷切的盼望。(4)示诲:教导训诲。典故说明「五体投地」是佛教徒用以礼敬三宝(佛、法、僧)的仪式,以双膝双肘及头五处着地行礼,见用于佛经中。如唐.中天竺沙门般刺蜜帝译的《大佛顶首楞严经》经中述及阿难,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及十大弟子之一,有「多闻第一」的称号。有一次他出外托钵化缘,受到淫女魔咒诱惑不能自持,在快要破戒的最后关头,他心中动念向佛陀求救,佛陀受到感应立即派文殊菩萨将他救回。回来后在佛陀座前忏悔,恨自己平日没有用心修持,以致道力不足不能抵抗魔咒,请求佛陀开示修持法门。佛陀就问他:「你的心在何处?」他回答:「我的心在我的身体里。」结果被佛陀否定了。可是他不服气,接着相继提出七种答案,但都一一遭到佛陀的否定。这时候他起身,露出右肩,右膝着地,双手合十,请求佛陀大发慈悲开示众生,使众生能够认识自己的真心本性,说完随即行双膝双肘及头五处着地的大礼。「五体投地」本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仪式,在《翻译名义集.众善行法.盘那寐》中记载:「三头至地者,即五体投地,故大论云:『人之一身,头最为上,足最为下,以头礼足,恭敬之至。』」佛教徒沿用此礼来敬奉佛陀、佛法、僧人。后来「五体投地」也被用来比喻非常钦佩对方。书证
五体投地基本解释
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
拆字解释
- 五:
◎五 wǔ 〈形〉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同本义 [cross]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
- 体:
数学上指立体的形状。 【组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文字书写的形式。 【组词】:「字体」、「草体」、「颜体」。一定的制度、体裁或格式。&nb...
- 投:
◎投 tóu 〈动〉 (1)(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2)同本义 [throw] 投,擿(掷)也。——《说文》 受其书而投之。——《左传·昭公五...
- 地:
语助词。置于副词之后。同「的」。 【组词】:「慢慢地吃」、「好好地写」。本质、底子。 【组词】:「质地」。本性、心思、意志的领域。 【...
成语出处:《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成语繁体:五軆投地
成语简拼:WTTD
成语注音:ㄨˇ ㄊㄧˇ ㄊㄡˊ ㄉㄧ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4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成语结构:主谓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甘拜下风
成语例子: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热门关注
推荐